
(1).责成交配繁殖。《汉书·食货志下》:“车骑马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2).求利生息。 宋 沉□ 《鬼董》卷二:“中瓦术者, 杨二官人 游羣璫门,依之为课息,故以貲称。”
(3).税金本息。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杂智·下马常例》:“ 王公 见之,以为污己,便欲作状……乃令取一柜,以物悉纳其中,对众封缄,寘于厅治,戒曰:‘有一小犯,即发。’由是吏民惊惧,课息俱备。”
"课息"是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拆解为两部分:
一、词义解析
"课"本义指考核(《说文解字》释为"试也"),后引申为赋税征收,如《旧唐书·职官志》载"凡赋人之制,有四曰课"。
"息"原指呼吸,衍生为生长、利润之意,《周礼·地官》郑玄注"息谓蕃滋财物"。
二、复合词内涵
组合后"课息"特指官府对经济活动征收的利润税项,主要见于宋元文献,如《宋会要辑稿》记载茶商"每贯纳课息钱四十文",即按交易额4%征税。
三、历史流变
唐代"除陌钱"制度已具雏形,至宋代形成系统商税体系,元代《至正条格》明确将"课程"(含课息)列为国家财政来源。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退出常用词汇范畴。
来源参考: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国家图书馆《中华经典古籍库》
“课息”并不是一个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澄清:
词语准确性存疑 如果用户想表达的是“课间休息”,这是指学校课程之间的短暂休息时间,通常为10分钟左右,用于学生调整状态。例如:“下节课开始前有15分钟的课间休息。”
特殊领域术语的可能性 在金融或法律领域,可能存在拆分理解:
由于该词未被权威词典收录且未搜索到相关用例,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认词语的正确性,以便给出更精准的解释。
哀怆饼饵采光舂人初头从酒墔堆道德天尊盗用斗牛宫二话发抄返袂讽德诵功跗萼联芳杠衣高京革审狗彘不食汝余灌辟欢门户豹会非恚骂昏壒浆糊郊劳继父竫人僦税卷棚龛庙魁甲林阡名德鸣螀乃蛮腻泽披沙剖璞破璧铅霜巧辩青岑曲陌散架穑地神经末梢神雀麝香褐送房鲐叟頽衰沃日五老下钓子闲奥现饭宵兴携隙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