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狗猪不食其餘 ”。
“狗彘不食汝余”是一个贬义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劣龌龊,连狗和猪都不屑于吃他剩下的东西。以下是详细解释:
成语中的“彘”指猪,“食”意为吃,“汝余”即“你剩下的东西”。字面意思是“连狗和猪都不愿吃你剩下的食物”,比喻人的行为或品德低劣到连动物都嫌弃。
该成语最早见于《明史·李任传》中的记载:“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部分文献(如《汉书·元后传》)也有类似表达,但核心用法以《明史》记载为主。
例如,历史人物汪精卫因投靠日本侵略者,被斥为“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强调对极端恶劣品行的不齿。
使用时应避免混淆类似成语(如“禽兽不如”),且需注意语境,因其攻击性较强,多用于书面或严肃批评场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例句,可参考《明史》相关章节或权威成语词典。
《狗彘不食汝余》是一句成语,意为狗和猪不吃你剩下的这点东西。它形容狗和猪食量大而杂,吃得很多,不会在乎吃剩下的东西。这个成语比喻不懂得珍惜机会或财物的人。它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资源、浪费粮食的人。
《狗彘不食汝余》这个成语包含了4个汉字,分别为:“犬”、“彐”、“不”、“余”。其中,“犬”是狗的部首,它的读音是“quǎn”,有4画;“彐”是彘的部首,它的读音是“jì”,有2画;“不”的部首是一点,它的读音是“bù”,有4画;“余”的部首是人的部首,它的读音是“yú”,有5画。
《狗彘不食汝余》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狗彘不食其余。”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的先辈与动物并无多大区别,他们不会特别珍惜食物,吃到两口就够了,剩下的部分他们不会再吃了。后来,人们对这句话加以改编,批评那些浪费、贪婪的人。
繁体中文中,可以将《狗彘不食汝余》这个成语写作《狗豬不食汝餘》。
根据古代汉字书法的写法,《狗彘不食汝余》这个成语的古汉字写法如下:
狗:犬,彘:豕,不:不,余:餘。
他每次都只吃了一点点饭菜,然后把剩下的扔掉,真是狗彘不食汝余。
狗熊、彘肉、不义、余晖
猪狗不如、猪狗不入、猪狗不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精打细算、精打细算、珍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