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详细解释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解释
比喻面临危急,当弃小以全大。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帝梦手持刀自割落十指,恶之,告 徽 及 杨侃 , 徽 曰:‘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亦省作“ 蝮螫解腕 ”。 元 王恽 《双庙怀古》诗:“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
词语分解
- 蝮蛇的解释 蝮蛇科。头呈三角形,体色灰褐而有斑纹,口有毒牙。生活在平原及山野,以鼠、鸟、蛙等为食,也能伤人畜。毒腺的毒液可治麻风病。《楚辞·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山有毒
- 解腕的解释 断腕。《宋书·何尚之传》:“螫毒在手,解腕求存。” 唐 陆龟蒙 《别离曲》:“蝮蛇一螫手,壮士疾解腕。”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解腕从来称壮士,断头尚且有将军。”
专业解析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深刻,常用来比喻在面临重大危机或祸患时,为了保全整体或根本利益,必须当机立断,作出局部牺牲的决绝态度和智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字面意思
- 蝮蛇螫手: 指被剧毒的蝮蛇咬伤了手。蝮蛇是毒性很强的蛇类,“螫”即叮咬。这象征着突然遭遇了极其危险、可能危及生命的祸患。
- 壮士解腕: 指勇敢果断的人(壮士)立刻砍断自己被毒蛇咬伤的手腕。“解”在这里是“割断、砍断”的意思。这象征着为了阻止毒液蔓延全身、保全性命,不惜舍弃局部肢体。
二、 比喻义与核心内涵
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其强烈的比喻意义:
- 面临极端危机: 形容事态极其危急,如同被毒蛇咬中,危害迫在眉睫且后果严重(毒发身亡)。
- 当机立断的必要性: 在危急关头,犹豫不决只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毁灭(毒液扩散)。必须迅速做出判断和行动。
- 局部牺牲以保全局: 为了保全最重要的部分(生命、根本利益、大局),必须果断地舍弃次要的、已被损害或可能危及全局的部分(手腕)。这是一种深谋远虑的“弃卒保车”策略。
- 决绝与勇气: “解腕”这一行为本身充满了悲壮色彩,体现了壮士非凡的勇气、魄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三、 典故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陈泰在狄道被蜀将姜维围困时,劝说大将军司马昭放弃救援狄道,以免陷入更大危机时所说的话:
“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 古人言之,非虚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
陈泰以此比喻,说明魏国在陇右地区面临的威胁(姜维大军)比毒蛇咬手还要危险,为了保全整个魏国的军事力量(“全身”),应当果断放弃难以坚守的狄道(“解腕”),占据险要自保,等待时机再图救援。
四、 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常用于描述:
- 商业决策: 企业为应对严重亏损或市场剧变,果断剥离不良资产或关闭亏损部门,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保全公司整体。
- 危机处理: 在重大危机(如财务危机、公关危机)爆发时,迅速承认错误、切割问题源头(如处理责任人、停止问题产品线),防止危机蔓延。
- 战略调整: 国家或组织在面临重大挑战时,主动放弃某些次要利益或阵地,以集中力量保护核心利益或战略目标。
- 个人抉择: 个人在面临重大人生困境(如沉溺恶习、陷入危险关系)时,需要拿出勇气彻底断绝联系或改变,以保护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根本福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丰富、释义最权威的大型工具书之一,对成语的释义、出处有详细考据。其对“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收录和解释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 《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为专门收录和解释成语的权威辞典,该书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语义、出处(引用《三国志》)及用法,是理解成语的重要依据。
- 《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作为原始出处的正史文献,中华书局出版的权威点校本《三国志·魏书·陈泰传》是考证该成语来源的最根本、最可靠的历史依据。其中明确记载了陈泰的原话。
- 《中国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另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成语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其释义严谨,注重考源,对该成语的解释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一个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成语,它教导人们在面对极端危险和重大抉择时,要有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和智慧,懂得舍弃局部以保全整体,强调当机立断和牺牲精神在应对危机中的关键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现详细解释如下:
一、出处与字面含义
- 出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后《史记·田儋列传》中也有类似表述。原指被剧毒的蝮蛇咬伤手腕时,为保性命需立即断腕。
- 字面解析:
蝮蛇咬伤(“螫手”)象征突发危机,“壮士解腕”则体现为应对危机而果断舍弃局部,避免毒性扩散全身的极端措施。
二、比喻意义
比喻在危急关头,需当机立断舍弃次要部分以保全整体,强调决策的果敢与牺牲精神。例如:
- 商业中为挽救企业而关闭亏损业务;
- 个人面对困境时放弃短期利益以谋长远发展。
三、延伸内涵
- 决断力:体现“当断则断”的魄力,如诗句“挥剑断腕血溅处,残肢落地志不挠”所述情境。
- 代价与保全:以小损避大害,类似“丢车保帅”的智慧。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壮士断腕、当机立断
- 反义词:优柔寡断、因小失大
五、应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危机处理、战略调整、资源取舍等场景。例如企业裁员自救、疫情中封控重点区域等。
附:发音与结构
- 拼音:fù shé shì shǒu, zhuàng shì jiě wàn
- 语法:前半句陈述危机(因),后半句强调对策(果),形成因果逻辑链。
此成语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文学、管理等领域,警示人们面对重大抉择时需有全局观与决断力。
别人正在浏览...
贝子昌仆当句对倒卧倒灶洞案抖动独奏州鹅管冰燔炙废品蜂鸟封畔供析管段鹤楼鸿典黄龙恢赡计禀祭仪局背康日空心枯黯诳胁两面料鬭灵蟾灵寿緑尘緑瓷麻刀马革摩诘黏结畦棱憩赏三鉴三儒唼腊虫赏号埏埴山子沙汰石弦手戟束如牛腰腾踔同是天涯沦落人同乡会途次土星湾曲温屯挝钞贤劫咸卤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