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言的意思、考言的详细解释
考言的解释
察其所言。《书·舜典》:“格汝 舜 ,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蔡沉 集传:“ 尧 言询 舜 所行之事而考其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古之造士,选事考言。”
词语分解
- 考的解释 考 ǎ 试验,测验:考试。考查。 检查,查核:考察。考勤。稽考。考核。 推求,研究:考古。考据。考订。考证。 老,年纪大:寿考。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
-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
专业解析
"考言"是由"考"与"言"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词典体系中具有双重内涵:
一、基本释义
"考"字本义为考察、稽核(《说文解字》释作"老也",引申为稽考),"言"指言论、主张。二字结合后,《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稽核言论的真实性与可行性。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考核官员政绩的语境,如《尚书·舜典》"三载考绩"的延伸应用。
二、语源流变
- 先秦典籍中多作动词短语使用,如《周礼》"岁终则会其行事,而制其食"的考核制度中隐含考言机制
- 汉代经学家郑玄注《礼记》时明确使用该词:"考校其言,观其所行"
- 清代考据学派将其发展为学术验证方法,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多次运用考言法辨析古籍真伪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该词为书面用语,特指通过实证方法对言论主张进行系统验证的过程。在司法鉴定、学术论文评审等领域,仍保留着考言的核心方法论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考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察其所言,即通过考察言辞或言论来评估人或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发音:kǎo yán
- 字义拆分:
- 考:本义为“考察、审核”,引申为检验、研究(如《说文解字》中“考,老也”,后衍生为考核之义)。
- 言:指言语、言论。
- 整体含义:指通过分析、审核某人的言论来判断其能力或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2.历史渊源与用法
- 经典出处:
源自《尚书·舜典》记载尧对舜的考察:“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意为尧通过询问舜处理事务的方法并考察其言论,最终认可其能力。
- 古代应用: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提到“选事考言”,强调选拔人才需综合考察其言行。
3.相关成语
- 询事考言(xún shì kǎo yán):
指通过询问事务细节并考察言论来全面评估人,多用于官员考核。例如《舜典》中尧对舜的三年考察即体现此原则。
4.现代引申
- 可引申为“注重言行一致”的处世态度,强调在表达观点前需深思熟虑,确保言辞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考言”既是对古代考核制度的反映,也蕴含了中华文化中重视言行一致、审慎表达的智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关联成语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尚书》《文心雕龙》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笔杆儿裁留查案诚祈冲淡词谊徂岁螮蝀涤棉洞分分裱负郭田缚鸡弄丸赙马宫貂顾颉刚含着骨头露着肉黄糯潢纸话长説短謇烈燋头烂额金鋄君子军惧震开元坎德拉匡政老牛破车两举立计毛类貌寝棉布腼然般逸爬疏鹏鼇贫窭嫔息旗开取胜勤奋轻飙权准撒的射猎世调四絶碑梭幅掏唤讨生跳指日同群瓦鼓无出头无功而返无害都吏销毁骨立校学谐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