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簿对的意思、簿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簿对的解释

犹对簿。受审问。《新唐书·侯君集传》:“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詔 君集 诣狱簿对。”《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有上变告 龚伯璲 劝 托克托 勒兵北向者,下其事逮问,词连中书左丞 乌古孙良楨 ,簿对无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簿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对簿”或“受审问”,多指在公堂上接受质询或审理。以下是具体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簿对”即“对簿”,指根据文书记录(如案卷、公文)进行对质或接受审问。例如《新唐书》记载:“诏君集诣狱簿对”,意为侯君集被下令到狱中接受审讯。

  2. “簿”的引申义
    “簿”在古汉语中可指公文、案卷(如“对簿公堂”中的用法),也可指仪仗或名册。在“簿对”中,“簿”特指与案件相关的文书记录,强调以书面材料为依据的审问过程。

  3. 语境应用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中,如《续资治通鉴》提到“簿对无验”,指审讯后未找到证据,体现其司法场景的专用性。

“簿对”是古代司法术语,强调通过文书记录进行审问或对质,常见于史书对官员案件的记载。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对簿公堂”等成语理解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簿对》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有着精确的意义和特定的用法。现在,让我为你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它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簿对》这个词的意思是“登记对账”或“记录核对”。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账目核对、登记或管理的行为。 将《簿对》这个词进行拆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部首是“⺮”和“对”,其中,“⺮”是指“竹”,“对”则表示“一对、成双”。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使用竹简进行书写和记录,而“⺮”这个部首代表了竹简。因此,《簿对》可以理解为“用竹简进行对账”或“记录核对”。 在繁体字中, 《簿对》通常保留了其原始的形态,并没有经历太多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时期会有着不同的写法。然而,《簿对》这个词的字形在古代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保持了现代的形态。 以下是一个关于《簿对》的例句:“我需要进行每月账目的簿对工作,以确保财务的准确性。” 与《簿对》相关的词语有很多,如《簿册》(记录账目的册子)、《对账》(核对账目)、《账单》(记录财务收支的单据)等等。 与《簿对》近义的词语包括《核对》、《对照》、《核查》等,它们都有着相似的意思和用法。 与《簿对》相反的词语有《不对》、《错误》等,它们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你提供簿对一词的相关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