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康衢歌的意思、康衢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康衢歌的解释

相传 春秋 齐 宁戚 饲牛,击牛角而歌于康衢,辞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 桓公 奇其歌,命后车载回,任以国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 汉 刘向 《说苑·尊贤》。歌辞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后因以“康衢歌”喻指贤才不遇而发之悲歌。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君侯﹞观 梁父 之曲,识卧龙於 孔明 ;听康衢之歌,得饭牛於 宁戚 ,是用异人翘首,俊乂归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康衢歌是汉语中的一个典故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歌颂太平盛世的民歌,常用来称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理想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面释义与典故来源

“康衢”指四通八达的大路,“歌”即歌谣。该词典出《列子·仲尼》:

尧治天下五十年,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此童谣赞颂尧帝治下百姓安居、无为而治的盛世景象,后以“康衢歌”或“康衢谣”代指此类歌颂治世的民间歌谣 。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1. 政治清明的象征

    典故中孩童传唱的歌谣,暗喻统治者德政深入人心,百姓自发称颂。如《佩文韵府》释:“康衢歌,喻天下太平之谣” 。

  2. 理想社会的文化符号

    后世文人常用此典寄托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如宋代王安石《还自舅家书感》中“斜阳照孤影,康衢谣欲成”,即以“康衢谣”暗喻对治世的期待 。


三、文学应用与演变


四、权威文献佐证


参考资料来源

  1. 《列子·仲尼》,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佩文韵府》卷三“康衢”条,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五十二,上海人民出版社.
  4. 赵翼《瓯北集》卷三十,凤凰出版社.
  5. 《汉语大词典》第7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6. 《古汉语典故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康衢歌”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古代贤才不遇的境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康衢”指宽阔平坦的大路,“歌”即歌唱。字面组合可理解为“在大路上歌唱”,但实际含义需结合典故理解。

2.典故来源

据《吕氏春秋·举难》和《说苑·尊贤》记载:春秋时齐国宁戚怀才不遇,曾击牛角而歌于康衢(大路),歌词中有“生不遭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等句,抒发未遇明君的悲叹。齐桓公听闻后,赏识其才华并委以重任。

3.引申含义

后世以“康衢歌”比喻贤能之士未遇伯乐时的悲叹,成为文学中表达怀才不遇的典型意象。例如唐代骆宾王在《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中引用此典,暗喻自身境遇。

4.注意可能的误解

部分现代解释(如查字典)将“康衢歌”引申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此说法与原始典故不符,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其本义。

5.相关文献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裴骃集解引应劭注。

别人正在浏览...

悲恋别颏腮毕天不恶不浄册印成不的创巨大阪达情鼎鱼幕燕断絃耳门翻援发照蜂骇分毫宫喤贵纸汉浦翰纸喝神断鬼胶滞静居镌诲举名可噩空子奎踽丽朝丽容緑车钱串迁徙欺人眼目人梯桑枢甕牖赡田沙坛事枢水墨说兵机四壁思儡俗监素水叨扰脱略袜裤枉然尾大难掉文人墨士诬害忤头忤脑相业相准籼粟显正惜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