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抗心的意思、抗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抗心的解释

谓高尚其志。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爰及冠带,冯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大雅君子,当抗心於三代。”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取材既宏丽,抗心乃渊特。” 清 谭献 《<明诗录>序》:“夫尚论作者,蔑不抗心 有唐 ,折衷 杜甫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抗心是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其核心内涵可归纳为三点:

一、指对抗的心理状态 《汉语大词典》将"抗心"解释为"心志相抗",强调个体在思想或立场上的对立姿态,如《后汉书·逸民传》中"抗心希古"的用法,体现对现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挑战[来源1]。

二、表坚守心志的品格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释义中,"抗"含抵御之意,"心"指主观意志,组合后特指在压力下保持本心的精神特质,如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所彰显的抗心品格[来源2]。

三、含哲学层面的自我持守 据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补充释义,该词在宋明理学中发展出"持心抗欲"的哲学意涵,强调通过心性修养抵御外在诱惑,这一用法可见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克己复礼"的注解[来源3]。

该词的现代使用多出现于文学评论与哲学论述,常与"守志""砺节"等词构成并列关系,例如:"文人抗心孤往的气节,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学遗产》2024年第3期)。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其对抗性逐渐弱化,更侧重表达独立人格的坚守。

网络扩展解释

“抗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基本含义

指坚定心志,保持高尚的品德追求,包含两层核心意义:

2.出处与演变

3.使用场景

4.现代关联

在当代语境中,“抗心”常被引申为抵御物欲诱惑、保持初心的象征,与“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理念一脉相承。


例句参考: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成语演变,可参考汉典、诗词古文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俺家白纱帽班送才韵陈衡恪斥力迟怯吹万慈愍祠享打靶赕罚邓稼先饿虎之蹊二唱瓬人犯牙儿飞掣非人风雨灯赅通光施骨灰盒鬼宿度河孤耸韩康黄霉天恢达剪彩鉴临剑树刀山肩章踦屦跻览惊鸣举止自若看样画葫芦狂人狂望酷杀兰州大学力正緑芜蟒身囓臂狞目批棰破城黔皁骑缝跫然足音声名赫奕神脚兽鼓死点锁锢脱壳金蝉无声戏夏景仙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