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榴的意思、海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榴的解释

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古代诗文中多指石榴花。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岸緑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唐 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鲁 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王琦 注引《太平广记》:“ 新罗 多海红并海石榴。” 元 张可久 《一支花·夏景》套曲:“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 明 唐寅 《川拨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榴,汉语词汇,指石榴的古称或雅称,因其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经西域传入中国,古人视其为来自海外的珍奇果木,故称“海榴”。

详细释义:

  1. 字面含义与来源: “海”在此处指“海外”或“西域”,强调其外来属性;“榴”即指石榴树及其果实。石榴(Punica granatum L.)原产于古代波斯地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古人因其来自遥远异域,冠以“海”字,称为“海榴”或“安石榴”(“安”指安息国,即古波斯)。

  2. 植物特征指代: 海榴指石榴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叶片对生或簇生,呈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朵单生或簇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萼钟形、肉质,花瓣通常鲜红色(也有黄、白等色),皱褶状,花期多在夏季;果实为浆果,近球形,果皮革质,成熟时多呈红色或黄红色,内部由薄膜分隔成多室,含众多晶莹剔透、多汁的种子(即食用部分“榴籽”)。

  3. 文学意象与象征: 海榴(石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常被诗人吟咏:

    • 象征夏季/时节: 其花期在农历五月(仲夏),故常作为夏季的代表性花卉,如唐代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中的“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 象征美丽与热情: 石榴花色泽红艳似火,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或炽热的情感,如唐代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中“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 象征多子多福: 石榴果实内籽粒繁多且紧密,自古被视为子孙昌盛、家族兴旺的吉祥象征,广泛用于绘画、工艺品和民俗中。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海榴”词条有明确收录和释义,指出其为石榴的别称,并引用古代文献佐证。 (权威辞书)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收录“海榴”词条,解释其指石榴,并注明其作为夏季花卉的文学意象。 (权威辞书)
  3. 《中国植物志》(在线版): 提供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详细植物学分类、形态特征、分布及经济价值等科学信息,是理解“海榴”所指植物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权威发布)
  4. 《全唐诗》及相关研究: 包含大量使用“海榴”意象的诗歌原文(如李白、温庭筠、韩愈等人的作品),是理解其文学意涵的核心文献。 (古典文学权威集成)

网络扩展解释

“海榴”一词的释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植物学本义

  1. 指石榴或石榴花:根据《辞海》等工具书解释,海榴是石榴的别称,因古代从海外传入而得名。常见于隋唐诗词,如江总《山庭春日》中“池红照海榴”、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均以海榴代指石榴花。

二、文学意象的特殊指代 2.部分文献中的山茶花:在温庭筠《海榴》诗中,该词被注解为山茶花,可能因地域或时代差异产生的别名混用。此类用法需结合具体诗文语境判断。

三、情感象征意义 3.比喻热烈情感:现代引申义中,海榴因花色红艳,被用作成语形容人的情感如花朵般炽热奔放,象征热情与美好。

补充说明:该词在《太平广记》《全唐诗》等古籍中多次出现,实际运用时需注意: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全唐诗典故辞典》获取更权威的历时性考据。

别人正在浏览...

呗唱白色收入扳指悲恋储胤翠帐麤履错失倒马雕云动画片儿东南半壁冬事都灶趸打恶语伤人烦溷范甑丰佚缚舌交唇官着鲑禀顾省海寰胡碴户灶荐蒋计程禁欲鸠兵酒后吐真言亟淹絶唱踞住刊授麦克斯韦面奉牡钥泥补批帖切劘乞休诠译屈摺摄服史论栓塞肆侮跳白痛矫童妙袜口踠足威彊儛书霞宫仙伯飨辞先哲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