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居息的意思、居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居息的解释

(1).安居休息。《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农夫不怠,越有黍稷,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李贤 注:“言谁能有所作,而居息闲暇可能成者?言必须勤之也。” 唐 李翱 《叔氏墓志》:“冥昭何异,可用居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杜甫 家﹞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的 首阳山 下筑了一个 陆浑山庄 。大概附有窑洞以备居息,故又称为‘土室’。”

(2).居住蕃息。《宣和遗事》后集:“所行之路,皆平坦好行,非昔日往来之路,亦有人物居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居息"一词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较为古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词义分解 "居"的本义为蹲踞,后引申为居住、停留,《说文解字》释为"居,蹲也"(来源:许慎《说文解字》)。"息"在《尔雅·释诂》中注为"止也",作休息、停歇解(来源:郭璞《尔雅注》)。二字连用构成并列结构,指代日常起居与休憩活动的总和。

二、文献用例特征 该词多见于先秦至两汉文献,如《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虽未直接连用,但已见"居""息"对举之例(来源:毛亨《毛诗故训传》)。东汉王充《论衡·幸偶篇》载"居息宿食,皆得天时"(来源:黄晖《论衡校释》),此处明确将日常作息与自然规律相关联。

三、语义演变 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疏解"居处"时,特别指出"居谓坐卧之处,息谓作息之时"(来源:阮元《十三经注疏》),这为理解"居息"提供了经学注疏依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十二论及修身时强调"居息有常,动静合节",赋予该词道德修养层面的内涵(来源:黎靖德《朱子语类》)。

四、现代应用 在当代汉语中,"居息"主要作为书面语保留在特定语境中,如建筑学领域描述人居环境的"居息空间"概念(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或历史学研究中对古代生活方式的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居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安居休息
    指在某个地方安定地生活或休憩。例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通过对比强调有人安逸休息,有人为国事操劳。后汉书《傅毅传》也提到“考之居息”,意为在闲暇中思考。

  2. 居住蕃息
    指在某个地方长期居住并繁衍后代。例如《宣和遗事》中描述某地“有人物居息”,即有人在此生活繁衍。


二、延伸与使用场景


三、权威文献参考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宝府惭忿陈筵赤脚汉楚籍除皮出生地大劫黨首钉铃豆渣浮盐赣娄隔置公孤聒聒叫寒悚红十字会皇急换景慧丽呼扰笄珈羁检机息沮散刻画狂游溃偾髡头两下鳞差笼东鸬吐门郎辇篷女貌郎才旁瞻朋寮蒲陶酒碁局青春欺天罔人契讬日久歳长三青子晌饭深谷为陵世统失图时至运来耍奸取巧书人蜀牙署职所天素肄廷掾拖轮汙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