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傍囊的意思、傍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傍囊的解释

即鞶囊。用皮革制作的袋子,古时官吏用以盛放印绶。《晋书·舆服志》:“ 汉 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傍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吏佩戴的盛放印绶的皮革袋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傍囊(拼音:bàng náng)是古代官吏佩戴的一种皮质袋子,用于存放官印和绶带,通常悬挂于腰间。其名称来源于佩戴位置(侧“傍”于腰间)及功能(“囊”即袋子)。

  2. 别名与结构
    它也被称为“鞶囊”或“绶囊”,由皮革制成,形制小巧,便于随身携带。《晋书·舆服志》记载:“汉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

  3. 用途与象征意义
    作为身份标识,傍囊不仅用于收纳印信,还是官吏职位和权力的象征。其佩戴方式(侧挂腰间)体现了古代服饰制度的规范性。

  4. 词源解析

    • 傍:意为“靠近、临近”,指袋子悬挂的位置贴近身体;
    • 囊:即袋子,强调其收纳功能。

总结来看,“傍囊”是古代职官文化中的重要配饰,兼具实用性与礼仪性。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晋书》等文献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傍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指的是附着在旁边的袋子或囊,常用来表示身上挂着的袋子。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儿”和“囗”,其中“儿”部表示相关的意思,而“囗”部表示围绕的意思。根据拆分的部首和笔画来判断,傍囊的总笔画数为11。 傍囊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汉字的书写形式。在古时候,傍囊的汉字写法为“傍囊”或者“㒑囊”。这些古代写法中,字形与现代的写法有所不同,但义意相同。 以下是傍囊的一个例句:“他在旅行时,总是把钱包傍囊带着,方便存放钱币和重要物品。” 在组词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傍囊”的意思和词性组成其他相关的词语。例如,“傍囊带”可以表示带有挂包或背包的方式;“傍囊而居”可以表示住在旁边附近的地方。在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傍身”、“悬挂”来替代“傍囊”。而“摆脱”、“抛弃”则可以作为反义词。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问题,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