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均心的意思、均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均心的解释

犹同心。谓心理相同。 汉 王充 《论衡·奇怪》:“天人同道,好恶均心。人不好异类,则天亦不与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均心"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构词两个维度解析:

一、词素溯源 "均"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平也",本指土地的平均分配,引申为公平、均衡的抽象概念。《尚书·五子之歌》载"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其中"钧"通"均",体现度量衡的公平原则。

二、语义构成 该词由"均"的平衡义与"心"的主体意识相结合,构成三层内涵:

  1. 公平无私的心理状态,如《朱子语类》所述"持心贵乎公平均一"
  2. 调和矛盾的心理能力,见于《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3. 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作参证

三、现代应用 在心理学范畴指代"心理平衡能力",教育学中强调"公平意识的培养",这些延伸义项可见于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均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均心”指同心、心理相同,强调思想或情感上的一致性。该词最早见于汉代王充的《论衡·奇怪》:“天人同道,好恶均心。人不好异类,则天亦不与通。”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献记载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首次使用该词,描述人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例如:“天人同道,好恶均心”。

  2. 诗词引用
    宋代诗人林希逸在诗句“得乳雏均心恻怛”中,用“均心”表达对幼鸟的怜悯之情;清代易顺鼎的“曾共灵均心许”则借“均心”暗指与屈原(字灵均)精神相通。

三、相关拓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查字典》或《查诗文》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衣白楼蚌泪边羡鴘转鄙夷博望烧屯趁程赤舃持贞创客点补锭子踶啮马梵天梵王宅烦刑凫飞桄桔鬼浑呼红喝緑兼本箭竿白降辇谏士甲骑结语近思看生婆镣竈零瘁龙蜕龙吟妈拉巴子毛孩子门隙庞厚偏西强韧清枯曲房攘诟沙囊神瞽省忆神经系统渗流霜兔四苦斯民宋毋忌退材推压土难外接圆晩报巍耸相副先条啸吒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