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兔的意思、霜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兔的解释

(1).白兔。 唐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天狼看坠地,霜兔敢拒穴。”

(2).指用兔毫制成的笔。 宋 黄庭坚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元 倪瓒 《画竹寄张天民》诗:“自矜霜兔健,安有鲁鱼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兔,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本义:指秋季或冬季的野兔

    • 这一释义源于兔子在秋冬季节的活动特征及外观变化。秋季天气转凉,野兔为适应环境,其皮毛会变得更加厚实,颜色也可能因季节变化显得灰白,如同蒙上寒霜,故称“霜兔”。古人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便以“霜”修饰“兔”,特指秋冬时节的野兔。
    •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辞源》(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汉语工具书均收录此义项,将其解释为“白兔”或“深秋或冬季的野兔”,强调其与季节寒意的关联。
  2. 引申义:指代毛笔(尤指白兔毫所制之笔)

    • 这是“霜兔”更为常见和重要的引申义。中国古代制笔,常选用特定兔子的毫毛(尤其是背部或两肩的健毫),其中以秋冬季节捕获的野兔毛为佳,因其坚韧、富有弹性。用这种兔毫制成的毛笔,笔锋尖挺,洁白如霜,故雅称为“霜兔”或“霜毫”。
    • 此义项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尤为常见,成为毛笔的雅称或代称。
    • 来源:此引申义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有明确记载,指出“霜兔”指“用白兔毫制的笔”。同时,大量古典文学作品提供了佐证:
      • 唐代诗人李白《草书歌行》中有“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之句(虽未直接用“霜兔”,但“中山兔”即指优质兔毫笔的原料来源)。
      • 唐代诗人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虽意境朦胧,但“寒兔”常被解读为月宫玉兔,其意象与“霜兔”有相通之处(洁白、清寒)。
      • 宋代诗人黄庭坚《观薛稷少保书画壁》有句“霜兔束毫健,松烟泛砚肥”,此处“霜兔”即明确指代兔毫毛笔。
      • 元代文人亦常用此词,如“霜兔”常出现在题画诗或咏物诗中代指画笔或书写用笔。
    • 关联意象: “霜兔”常与“霜毫”、“秋兔”、“中山兔”(传说中山国出产优质兔毫)等词相关联,共同构成对优质毛笔的文学化表达。它也与“玉管”、“彤管”等词类似,体现了古人对文房用具的雅致称谓。

“霜兔”一词,其核心含义指向深秋或冬季的野兔,因其皮毛在寒冷季节呈现的灰白特征而得名。更重要的是,它由此引申为对用优质兔毫(尤其是秋冬白兔毫)制成的毛笔的雅称,这一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为普遍和典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网络扩展解释

“霜兔”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典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白兔
    指毛色如霜般洁白的兔子。其中“霜”比喻白色,常用于形容动物或自然景物,如“霜鬓”指白发。

  2. 兔毫制成的毛笔
    古代以兔毛为制笔材料,尤其是秋冬季节的兔毛更为柔韧,故用“霜兔”代指优质毛笔。这一用法常见于诗词创作场景。


二、文学引用与例证


三、词源与关联

如需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黄庭坚相关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爱根襞幅长镰诚惶诚惧崇秘充值厨娘诞漫电采砥矢多物遏绝肥泽风尘碌碌概要够不上鬼雀骇状殊形毫发不爽虹蜺阁花麻华亭鹤唳霍然而愈家常里短菅茅叫喊接连尽致急转直下魁冈辣酱林胡毛发悚然墓陵木石泥执怒火中烧鞶裂陪床罴虎冯河暴虎僻穴人急计生弱齿筛落深渺食盒石墈市牙水电部书囊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私器天国通贯铜兽未来主义闻风而兴无日无夜小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