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捐赈的意思、捐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捐赈的解释

旧时捐钱给政府充作救济金。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应庚 以捐賑赐光禄寺少卿衔。” 清 冯桂芬 《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书》:“窃谓捐办防堵与捐賑不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捐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通过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或贫困群体的社会行为。以下从权威词典释义、构词解析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为“捐献钱物以赈济灾民”,强调其社会救济属性。该词多见于近代文献,尤与灾荒时期的民间互助行为相关。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为“捐献财物以救济灾荒或贫困”,突出其慈善性质,并明确行为对象为受灾或经济困难人群。

  3. 《辞海》(第六版)

    进一步扩展为“通过捐赠钱粮等物资实施赈灾”,强调物资援助的实践形式,常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民间义举。


二、构词解析


三、文化背景与历史实践

“捐赈”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厚根基。明清时期,地方士绅常组织“捐赈”应对水旱灾害,形成“义赈”传统。如清代《荒政全书》载:“富户捐赈,官为旌表”,反映官方对民间捐赈的鼓励政策。此类实践不仅缓解社会危机,亦强化了“仁善济世”的伦理观念。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4. 李文海等. 《中国荒政书集成》.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捐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uān zhèn,其核心含义为捐赠财物以帮助贫困或受灾群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构成与含义


二、历史背景与用法

  1. 传统语境
    旧时多指向政府捐赠钱财充作救济金,例如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捐賑赐光禄寺少卿衔”,即通过捐赈获得官职荣誉()。
  2. 现代延伸
    现泛指个人或机构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捐助,如救灾、扶贫等场景()。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与相关概念


五、文化意义

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与“兼济天下” 的思想,至今仍是社会公益领域的重要表达()。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文献中的具体案例,可参考《扬州画舫录》等清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圭拉岛蚌蠧暴德忭踊补厥挂漏不以部族猜害惨咽长城站尘熛冲豫筹决出入证导産低眉鼎伏二八佳人匪颁费日凤吹冯骥才官橐闺妮规袭旱歉呵御皇惑将材疆畔介使径寸珠静幽幽尽尽镌黜开具科发了理蛎塘履舃明智乃纔南首潜遁晴雨伞穷追猛打羣轻折轴扫晴妇生霸食蛤梨矢愿说口嘴叔祖母讼过随俗沉浮他室投梭折齿香火院羡卒销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