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稷下的意思、稷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稷下的解释

指 战国 齐 都城 临淄 西门 稷门 附近地区。 齐威王 、 宣王 曾在此建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孙况》:“ 齐威 、 宣王 之时,聚天下贤士於 稷下 ,尊宠之。”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 稷下 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 稷下 扇其清风, 兰陵 鬱其茂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稷下”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化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地理起源

指齐国都城临淄西门稷门附近的区域。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始建学宫,齐宣王(前319-前301年)时期扩建,形成占地约150亩的学术园区。

二、核心功能

作为战国时期最大的学术机构,具有三大特征:

  1. 多元学派共存:汇集儒、道、法、阴阳等学派学者,孟子、荀子、邹衍等均在此讲学
  2. 自由论辩机制:实行「不治而议论」政策,学者可自由探讨治国理念而不任官职
  3. 官私结合体制:齐国提供「列大夫」俸禄,但学术活动自主开展,开创官办私学先河

三、历史影响

  1. 存续时间:约150年(前4世纪中-前221年),历经六代齐王
  2. 学术成就:产生《管子》《晏子春秋》等典籍,荀子曾三任「祭酒」(学术领袖)
  3. 制度创新:首创学术职称体系,按「上卿」「客卿」「上大夫」等级别授予学者称号

四、词义演变

原为地理称谓,后衍生出「学术圣地」的象征意义,成为古代高等学府的代称。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比喻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的学术环境。

注:关于地理位置存在「稷门说」(临淄城门)与「稷山说」(济南山名)两种解释,目前学界多采信《史记》记载的城门说。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稷下》的意思、拆分、来源和繁体写法

《稷下》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稷”和“下”,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1. “稷”和“下”的拆分和笔画

“稷”字拆分部首为“禾”,它是由田字旁和示字旁组成。它的总共有14个笔画。

“下”字拆分部首为“一”,它是由二点水和一点水组成。它的总共有5个笔画。

2. 《稷下》的来源和繁体字形

《稷下》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已经出现在古籍文献中。《稷下》原指李悝在稷门下受教的地方,因此逐渐引申为指师门、举业和学问。至今,《稷下》一词仍然在中文中广泛使用。

至于繁体字形,即繁体中文中对应的字形,它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笔画更复杂。例如,繁体字《稷下》的“稷”字中的禾旁会更加繁琐,而在“下”字中的二点水也会有更多的曲折连接。

3. 古时候汉字写法和例句

就古时候汉字写法而言,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差异,古人的字写法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文献中所见到的《稷下》的古字写法可能会有多种版本。比如,有的写法中“稷”字与简化的“禾”字有所差异,而“下”字则可能会与今天的写法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稷下》词语的例句:

稷下之学,治学严谨,名扬海内。

4.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关于组词,我们可以通过《稷下》这个词语来组成其他词语,比如“稷下学宫”、“稷下论坛”等。

至于近义词,与《稷下》意思相近的词语可以有“学府”、“学问”等。

而反义词则是与《稷下》意思相对的词语,比如“无知”、“浅薄”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养聱牙班师回俯蹦纵窜跳秉穗晨曲仇由舛杂鹑结楚砧错落高下憺折得尺得寸惦记刁劣地凌地心引力发号发神经风马云车風恙拂席釜中之鱼干电池龟纽桂庭龟兆号型花絮校书部进顿警岗经师人表锦字救鸽九棘钜防六斋媚术猛安民不堪命沐浴膏泽农闲驽马恋栈豆平足钱包潜名青龙疏邛邛距虚燃肉身灯日迈月征深壁申纳社直司禄遂疑苏洵团扇歌问坠香皮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