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咎戾的意思、咎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咎戾的解释

犹罪过;灾祸。《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兢忧未暇,咎戾旋加。” 明 李东阳 《与巡按王御史书》:“公便中善諭本州,早为停止,使区区一身,少免咎戾。”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顷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馁,三缄厥口,此后庶免于咎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咎戾

释义:指罪过、过失,多因行为不当而招致的灾祸或责罚。


一、单字溯源

    • 本义为灾祸,《说文解字》释:“咎,灾也。从人从各,各者,相违也。”引申为过失、归罪。
    • 例:《尚书·洪范》有“其作汝用咎”,指行为招致灾祸。
    •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
    • 本义为弯曲,《说文解字》:“戾,曲也。从犬出户下。”后引申为违背、乖张,如“乖戾”“暴戾”。
    • 例:《诗经·小雅·节南山》云:“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指天降罪罚。
    • 来源:《汉语大字典》(中华书局)

二、复合词解析

“咎戾”为同义复合词,二字均含“罪责”义:

经典用例:

《明史·职官志》:“官吏受赃,罪至咎戾。”

(官员受贿,罪行应受责罚。)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三、现代用法与权威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咎戾:名词,罪过;过失。

    例:他因渎职而身负咎戾。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咎戾即罪戾,指罪责或灾祸。

    注:古文中常与“罪戾”“诛咎”互训。


四、语义关联词对比

词语 核心差异 用例
咎戾 书面性强,含“招致灾祸”义 难逃咎戾
罪过 口语化,侧重道德过失 忏悔罪过
咎由自取 强调过错源于自身 今日困境,实属咎由自取

参考资料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辞书出版社.
  3.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5.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咎戾”是一个文言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境,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罪过或灾祸,常用来形容因过失引发的责任或不幸后果。

二、出处与用法

  1. 古代文献
    •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提到“畏彼咎戾,超然高举”,表达贤人避祸的智慧。
    • 前蜀杜光庭在祈雨文中用“咎戾旋加”描述突降的灾祸。
  2. 近现代用例
    • 鲁迅在书信中以“庶免于咎戾”表达避免引祸的谨慎态度。
    • 清代曾责令敦煌知县“毋再遗失私卖,致于咎戾”,强调对文物失职的追责。

三、典型例句

  1. 陈水扁被批评“摧毁台湾民主期待,是更大的咎戾”。
  2. 明代李东阳自述“少免咎戾”,体现对过失的惶恐。

四、构词分析

五、现代使用

该词属书面语,日常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研究或严肃论述中。近义词有“罪戾”“灾戾”等。

别人正在浏览...

艾发暴王并事不顾一切簿领俦伦妲末酖酒躭恐旦日点对低眉倒运低声细语蛾鬭风月常新钢板梗断顾虎头归风浩浩汤汤黑林怀居欢眉大眼花砖回惮会典贱服剪帖涧饮郊赦积牒介邱机勇孔罅临危制变落汤鸡冒混朦朦鸣盗末校母忧抢先杞虑珊瑚礁挻乱伸出审尔石莲子时术时豫櫯枋岁差逃婚特勤田官委去违顺乡道仙姿校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