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罪过;灾祸。《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兢忧未暇,咎戾旋加。” 明 李东阳 《与巡按王御史书》:“公便中善諭本州,早为停止,使区区一身,少免咎戾。”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顷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馁,三缄厥口,此后庶免于咎戾也。”
“咎戾”是一个文言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境,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罪过或灾祸,常用来形容因过失引发的责任或不幸后果。
该词属书面语,日常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研究或严肃论述中。近义词有“罪戾”“灾戾”等。
《咎戾》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汇,它可以表示“过失、过错”、“责备、指责”、“不正当行为、不道德的行为”等。这个词既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
《咎戾》这个词的部首是“口”和“戈”,其中“口”代表“嘴巴”,“戈”代表“古代兵器”。根据部首,我们可以将这个词拆分成“口”、“大”、“戈”、“丶”、“二”五个部分。根据笔画,这个词共有十四个笔画。
《咎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周礼·春官考工记》中。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为「嗇戾」。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我们可以了解到《咎戾》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戾嗇」,其中“戾”是指“过失、过错”,“嗇”是指“责备、指责、不正当行为、不道德的行为”。
1. 因为他的咎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2. 他因为咎戾被上司严厉批评了一顿。
组词:自咎、自责、责傲
近义词:过错、过失、责备、责难
反义词:表扬、称赞、褒奖、夸奖
傲雅宝灵背阴操制承袭尘溷崇极处疗词丈悴族捣蒜登徦帝名而且访书飞诬風韵浮绛刚棱攻具寡弹官养喝墨水黄驹会朝彗气怙乱监界桀暴济急卷子困蹶罍觞丽句厉鸷垄田乱化美不胜收魅鬽猛锐麪起饼南雷挠渎硼酸轻重球篮肉柱三献玉书会梭天摸地贪饮跳竈王铁火轮脱垂瘟神爷吴文俊污渍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