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忧的意思、离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忧的解释

[suffer from worried] 遭受忧愁。离,通“罹”,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详细解释

(1).忧伤。《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马茂元 注:“离忧,就是忧愁的意思。 楚 地方言。” 明 刘基 《感寓》诗之三:“稻粱日萧索,风雨徒离忧。” 明 陈子龙 《丙子九日中同客宴集》诗:“众芳满眼不忍醉,萧条日月徒离忧。”

(2).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离,遭也。”《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王逸 注:“言己不自念惜身之放逐,诚哀僕御之夫,坎然恚恨,以数逢忧患,无已时也。”

(3).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 李 杜 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仇兆鳌 注:“离忧,离别生忧也。” 宋 秦观 《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金 元好问 《过皋州寄聂侯》诗:“别后故人应念我,一诗聊与话离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忧"作为汉语古典文学中的复合词,具有双重语义场域。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文献考证,其含义可分为两个层级:

一、本义溯源 "离"在《说文解字》中训为"黄仓庚也,鸣则蚕生",本指候鸟,后假借为"分离"之意。《辞源》释"离忧"首义为"遭忧",此处"离"通"罹",取《诗经·王风》"逢此百罹"之用法,意为遭受忧患。典型用例见于《楚辞·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来源:《中国古典文学大系·楚辞卷》),此处诗人以山林女神口吻,表达思念中承受的忧苦。

二、引申义演变 随着语义流变,"离"渐取"远离"本义,《广雅·释诂》载:"离,去也"。故"离忧"衍生出"消解忧愁"的新解,如杜甫《遣兴》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虽未直用"离忧",却承袭此意象体系(来源:《全唐诗校注》)。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今字作罹,而离专为离别字",揭示该词在历史语义场中的嬗变轨迹。

三、现代语义定格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离忧"被规范化为两种释义:①古代指遭遇忧患;②现代引申为排遣忧愁。这种历时性语义并置,反映出汉语词汇系统中古今词义的层累特征(来源:《汉语词汇史纲要》)。

网络扩展解释

“离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综合权威来源,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基本含义
    指摆脱烦恼和忧愁,达到心情舒畅的状态(多用于现代语境)。
    ▸ 例句:“愿你永远远离忧伤”()。

  2. 古典文学中的含义

    • 忧伤:常见于《楚辞》等古籍,如《九歌·山鬼》中“思公子兮徒离忧”,此处“离忧”即指深切的忧愁()。
    • 遭遇忧患:通假“罹忧”,如《史记》对《离骚》的注解:“离骚者,犹离忧也”,意为遭遇忧患()。
  3. 离别之情
    特指因分离而产生的忧思,如唐代杜甫诗句“朔云寒菊倍离忧”()。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楚辞》《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兔记胞人标定菖歜朝行茶铺抽敛鹑衣鷇食次雎丹曲单眼皮抵粗定在饭飶方方面面凡枯风緖膏火自煎供菜光盘鹤驭鸿抱黄水换过豲猪简讨交煽尽命巨蠹冷眉冷眼零打碎敲莅任离懈鲁飔麦舟之赠谬职亩丘遣词造意樵海乞求羣徒取醉软翅纱巾散材沙拉拉声振寰宇慎密施展死而后已腾举通绰吐话,吐话儿违背文章二百年无所顾忌毋我笑散下筯新发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