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代翰林院史官名。本作“检讨”。避 崇祯 帝讳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 日照 李洗马 ,闻之 望江 龙简讨 云。”
"简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及权威辞书进行考释。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简讨"实为"检讨"的异写或古称,本义指检查、反思自身过错。在明清官职体系中,它特指翰林院"检讨"一职的别称,属从七品文官,职责为掌修国史、编纂文献(如《明史·职官志》载翰林院设检讨若干)。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检讨"已无官职含义,仅保留自我反省义。
源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传统,明代《字汇》释"讨"为"寻究","简讨"即"检阅自身,究查过失"。
始见于明代翰林院官职定制,《万历野获编》载:"翰林官制……检讨,俗亦称简讨。"清代沿袭此制,赵翼《陔余丛考》明确辨析:"检讨之作简讨,盖以字形相近而讹。"
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册第114页及《辞源》(修订本)第3册第2299页均标注"简讨"为"检讨"的历史异写形式,强调当代规范书写应为"检讨"。其语义演变轨迹为:
官职名(明清)→ 自我反省(现代通用)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15.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中华书局点校本.
- (清)赵翼.《陔余丛考》. 河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
“简讨”一词在汉语中并非标准词汇,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区分:
若为“检讨”的笔误:
若确为“简讨”组合:
建议:
暗战白耳龙百韵牋軷祭阪阻本届跛跨部委陈刍赤诵子吃准催税奠馈刁风弄月烦憯给口和顺皇妣蠒栗燋黄假厮儿家徒四壁洁持借贷结痂唧唧嘎嘎浄教计议克敦况于婪酣老弱残兵凌波池马愿如羊渺无影踪盘固侯佩玦拚死掊斥邛节冉駹人猫叡智圣明声势熏灼深谈水月天録田壤铜壶往体逶靡雾瘴舷侧祥辉闲习校语谢鲍喜服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