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巴比伦的意思、巴比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巴比伦的解释

[Babylon] 指公元前二千多年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的古代巴比伦王国。它的首都叫巴比伦,在现在伊拉克巴格达之南,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间是亚洲西部著名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详细解释

1.国名。位于亚洲西部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间,以巴比伦城为中心。曾先后建立两个国家:一、古巴比伦王国,后为亚述人所灭。其君主汉摩拉比曾颁布一部汉摩拉比法典,为世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二、新巴比伦帝国,后为波斯人所灭。文化以天文学和数学最为发达,所创建的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或称为“加尔底亚帝国”。

2.城市名。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相传为公元前二千二百年所建,今尚存其遗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巴比伦(Bābǐlún)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的重要城市,后扩展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名称。汉语词典中通常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地理名词:指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存在于美索不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城市,曾是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来源:《汉语大词典》)。
  2. 文明象征:代指以《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等为代表的古代文明,象征法律、建筑与文化的辉煌成就(来源:《辞海》)。

二、历史与文化引申义

巴比伦在汉语语境中常被赋予双重文化意象:

三、权威典籍中的记载

  1. 《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巴比伦为“古代西亚著名城市及王国”,强调其作为楔形文字发源地及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政治中心地位。
  2. 《辞海》:补充其新巴比伦时期的建筑奇迹(如空中花园),并指出该城于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灭亡。

四、现代汉语使用场景

巴比伦一词常见于:

参考资料

(注:以上来源均为权威出版物,具体内容可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在线数据库查询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巴比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巴比伦(Babylon)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核心城市,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肥沃平原(即“两河流域”)。其名称在阿卡德语中意为“神之门”,曾是古代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历史背景

  1. 起源与鼎盛

    • 始建于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1750年)达到巅峰,统一两河流域并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含282条法律,涵盖民事、刑事等领域,是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
    •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539年)以空中花园闻名,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衰落与影响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灭亡,但其文明成果(如法律体系、天文学)深刻影响古希腊等后续文明。


三、文化与科技成就

  1. 建筑艺术
    • 巴别塔(巴比伦塔)象征人类对高度的追求,空中花园以阶梯式植被和灌溉系统著称。
  2. 文字与科学
    • 发明楔形文字,用于记录法典和历史。
    • 天文学上制定阴阳历,数学领域首创六十进制(影响现代时间单位)并计算圆周率近似值。

四、象征意义

  1. 历史语境
    巴比伦常被形容为“繁荣却混乱”的象征,源于其多元文化导致的治理难题。
  2. 宗教与文学
    • 《圣经》中巴比伦隐喻“堕落之城”,如“巴比伦之囚”事件。
    • 部分文献将其女神与自由、生育等概念联系,但需注意不同文化解读的差异。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败家相白头亲背会背物参奏厂子抽祕骋妍臭名远扬传名春秋笔代课斗艳独鹄发变苟安鬼功神力过目不忘红红湖北慧命皛白急吼吼谨行俭用激赏攫搏开倒车颏颔客屦口呿眸眙宽纵来宁流动资本滦阳律典面誉背毁茗粥磨治闹嚷嚷内寇蓬牖茅椽七返丹起牌气象万千人约黄昏三梁三闾小玉商机神仙中人速冻泰定泰畤讨钱填堵亭落推陈出新歪人涡盘无肠五色土鲜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