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虚的意思、六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虚的解释

(1).《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阴阳,每卦之爻变动无定,故爻位称虚。《易·繫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韩康伯 注:“六虚,六位也。” 孔颖达 疏:“言阴阳周徧流动在六位之虚。六位言虚者,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汉书·律历志上》:“其数以《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2).上下四方。《列子·仲尼》:“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循途虽坦,而足无騏驎;六虚虽旷,而翼非大鹏。” 宋 文天祥 《有感》诗:“心在六虚外,不知呀网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虚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哲学内涵的词汇,主要源于《周易》体系,指代卦象中变动不居的抽象空间概念。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源本义

“六虚”由“六”(数词)与“虚”(空虚、无形)构成,字面指六个虚空方位。《周易·系辞下》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六虚者,爻之位也。”此处“六虚”指卦中六爻所处的动态位置,象征万物变化的潜在空间。


二、哲学引申

在易学体系中,“六虚”被赋予宇宙观意义:

  1. 时空象征

    指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代表无限延伸的宇宙空间。清代学者惠栋在《周易述》中注:“六虚,六位也。位未有爻曰虚”,强调其容纳万物变化的属性。

  2. 气化运行

    道家与中医理论延伸为元气流动的载体。《黄帝内经·素问》提出“六虚”是精气周流的通道,如王冰注:“六虚,谓六合之虚”,指天地间气息交融的场域。


三、典籍用例

  1. 《周易》体系

    《易纬·乾凿度》载:“天地设位,六虚消息”,描述阴阳二气在六位中的消长规律。

  2. 兵家应用

    《吴子·治兵》以“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喻指军队灵活如“六虚”般无定形而应变无穷。


学术参考文献

  1. 周易·系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

  2. 惠栋《周易述》(清经解续编本)

    《周易述校注》郑万耕

  3. 《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素问校释》田代华

  4. 易纬·乾凿度(上海古籍出版社辑佚本)

    《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5. 《吴子兵法》(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版)

    《吴子译注》李兴斌

(注:链接均指向出版社官方页面或权威学术数据库,内容可溯源至纸质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六虚”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不同领域或文献背景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易经》中的哲学概念

在《周易》体系中,“六虚”指六十四卦每卦的六个爻位(初、二、三、四、五、上)。爻分阴阳,其位置因卦象变动而称为“虚”,体现阴阳变化的流动性。如《易·繫辞下》提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孔颖达疏注为“六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此概念强调《易》理的动态性和空间属性。

2.空间方位的代称

在道家及部分古籍中,“六虚”指上下四方(即六合),代表整个宇宙空间。如《列子·仲尼》载“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葛洪《抱朴子》亦以“六虚”喻广阔天地。此用法与“六合”相通,属抽象的空间哲学表达。

3.命理学中的神煞术语

在八字命理中,“六虚”又称孤虚、谩语神,指空亡对冲之辰,主言辞浮夸、漂泊他乡等。如《三命钤》记载其推算方法及象征意义,月柱逢六虚者可能兄弟缘薄。此解释多见于术数领域,需结合具体命理体系理解。

其他相关解释

“六虚”的核心含义集中于《周易》爻位变动(哲学层面)和空间方位(宇宙观),命理与中医等属引申或特定领域用法。引用时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翱师百祉辩折禀受簿听长城站螭鬽充堂粗谩带答不理撢人蹈和奠安独倡遁俗翻戏反嘴風魔九伯钩缠耗散黑心狼闳洽鸿消鲤息后知怀恨在心慧明家马价目羁臣解怒接替金牙门筋液军宪惧怯列荣马犹觅举明祠摩肩如云泥船渡河欺冒清妙歧阻嚷乱撒的三尺令设变省审设身处地收尸琐闼贪索陶乐同力彤暑退还橐土文徵明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