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审的意思、省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审的解释

仔细审阅。《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駮正之。”《新唐书·卢钧传》:“迁给事中,有大詔令,必反覆省审,驳奏无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自 熙寧 中分三省职事,故命令所出,必自中书……门下但掌省审封駮,尚书奉行而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省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仔细审阅”,主要用于古代政务和现代行政审查场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省审(拼音:shěng shěn)指对文书、政策或事务进行周密的核查与批阅,强调审查过程的严谨性。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和现代行政术语中。

二、分字解析

  1. 省(shěng)

    • 本义为地方行政单位(如“省份”),引申为官署名(如“中书省”)。
    • 在复合词中可表“检查”或“简化”之意,如“省察”“省略”。
  2. 审(shěn)

    • 指详细查核、周密分析,如“审查”“审阅”。
    • 古代也用于司法场景,如“审讯”“审判”。

三、历史与演变

  1. 古代用法
    唐代三省六部制中,“省审”特指中书省官员对军国大事文书的复核流程。例如《资治通鉴》记载:“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2. 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地方行政审批,如“凡属我省审批权限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案例),体现地方政府对事务的审核权。

四、例句参考

五、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三省制度或现代审批流程,可参考《资治通鉴》或地方政府官网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省审》的意思

《省审》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审查、审议”。

拆分部首和笔画

《省审》的部首是“目”,其中“目”是眼睛的意思,意味着观察、审视。

《省审》的拆分笔画为9画,表示书写时需要按照特定的笔画顺序。

来源

《省审》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古代,人们使用象形文字进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简化,形成了现代的字形。《省审》一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繁体

《省审》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省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形状和结构与现代略有不同。《省审》的古代汉字写法可能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句

1. 这个问题需要经过仔细的《省审》。

2. 在会议上,对于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省审》。

组词

1. 《审查》:对事物进行仔细的审议和调查。

2. 《审议》:对事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思考。

3. 《审察》:仔细地观察和检查。

4. 《省心》:减轻别人的负担,让人放心。

近义词

1. 筛查

2. 查看

3. 查验

反义词

1. 放任

2. 纵容

3. 松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