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舍的意思、老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舍的解释

老舍(1899-1966) : 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24年去英国任教,后参加文学研究会。回国后任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起专事创作。1946年去美国讲学。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曾获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有《老舍文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其笔名与文学成就共同构成了文化符号的深层含义。从汉语词典及文学研究角度解析,"老"在古汉语中既可表年长尊称,亦含醇熟之意;"舍"作动词有"舍弃"之义,作名词则指房舍,二者组合形成独特文化意象。

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老舍"作为专有名词特指作家舒庆春(1899-1966),该笔名源自其本名"舒舍予"的拆解重组,既保留姓氏"舒"的谐音,又通过"舍予"(意为"舍弃自我")体现文学创作中的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出,这个笔名承载着作家对传统文化"舍小我、成大义"的价值追求,与其作品《四世同堂》《茶馆》中展现的家国情怀形成互文。

在语言学维度,《汉语修辞学大辞典》强调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精准运用北京方言,创造性地融合白话文与古典韵律,这种"京味儿"语言风格已成为现代汉语文学的重要范式。其代表作《骆驼祥子》被《新华词典》收录为词条,定义为"反映旧社会人力车夫命运的经典长篇小说",印证了作品的历史文献价值。

文学评论界通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史》指出,老舍笔名与其创作理念高度统一,既包含对市井生活的细腻观察("老"的沉淀),又蕴含批判现实的精神锋芒("舍"的决绝),这种双重性使其作品具有跨越时代的解读空间。

网络扩展解释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舒庆春的笔名,其含义和人物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原名与笔名由来

二、人物生平

三、文学成就

四、笔名意义延伸

“老舍”不仅是名字符号,更体现其创作精神:以“忘我”态度投身文学,关注社会底层,语言风格质朴幽默,作品具有深刻人文关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创作思想,可查阅权威文学资料或传记。

别人正在浏览...

稗官百无一漏苞含标取别苑成昆铁路垂晩带劲隥道砥直笃重访拿反忤泛櫂棼杂副本浮幻干肉高会耿灼孤禅鬼弹锅巴孤伤花诰昒穆揭锅今上官家极写蚗龙苛礼雷淀连河率法毛实嚜杘蟹末冬脑袋逆视平敞清裁青莲书驱鳄鱼趋歡人民群众容膝之地商吹生效屎桶收鬻殊隔水雾随命谭腿头生投桃之报伪廉五老榜相书协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