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诫严的意思、诫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诫严的解释

戒严。《晋书·孔坦传》:“今六军诫严,水陆齐举,熊羆踊跃,齕噬争先。” 清 郝懿行 《宋琐语》卷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发居民,治 石头城 ,建牙诫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诫严(jiè yá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军事与法律内涵的词汇,指国家在战争、叛乱或其他紧急状态下,由权力机关依法宣布实施的特别管制措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与国家安全。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强化军事警戒与法律约束,严格限制民众活动,以应对危机局势。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层阐释:

一、基本释义与实施背景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诫严”指“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的严格的警戒措施”。其适用场景通常包括:

  1. 战争时期:如外敌入侵或军事冲突期间;
  2. 内部动乱:如大规模暴动、恐怖袭击或社会失序;
  3. 重大灾害:如严重自然灾害引发公共危机。

二、具体措施与法律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其措施涵盖“增设警卫、组织搜查、限制交通、实行宵禁等”,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三、词源演变与规范用法

“诫严”与“戒严”为同源异形词。古代典籍如《司马法》已载“戒严”表整备军务之义,后引申为紧急状态管制。现代汉语中,“戒严”为规范词形(见《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但“诫严”仍见于部分历史文献及方言。

四、补充说明

需区分“诫严”与“宵禁”:前者属全面性管制体系,后者仅为夜间禁行的具体手段之一。其英文对应词“martial law”强调军事权力对民事管理的暂时接管。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诫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è yán,其核心含义为“戒严”,即指在特殊时期(如战争、动乱等)采取的军事管制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语境应用

3.易混淆概念

4.总结

“诫严”本质是“戒严”的异写形式,强调紧急状态下的强制措施。如需引用,建议优先参考《晋书》《宋琐语》等权威古籍或现代规范词典( )。

别人正在浏览...

阪走丸鹎鵊雨闭阁自责鄙昧才情长白山脉常伯炒戚创利储稸聪明智能黕烟叠累杜厥防拟风雨晦暝扶戴官马寒律寒英寰区昏聩剪裁焦距醮疏郊畋冀群吉祝苛小劻襄羸师梁丘憀栗利润颅盖倮国率典马溜漫不加意面糊尼干蓬弧绮纷庆历青霜栖翔融合僧迦梨声饮时缪谈玄停逗頽落脱貂屠耆温泔清武柄羡财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