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管的意思、金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管的解释

(1).亦作“ 金琯 ”。指金属制的吹奏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结象弭於前衡,奏金管於后阵。” 南朝 梁 沉约 《四时白紵歌·秋白紵》:“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琯玉柱响洞房。” 唐 李白 《江上吟》:“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两头。” 清 龚自珍 《贺新凉·忆菊》词:“何处帘櫳何处院?金管玉簫浓醉。”

(2).指饰金的毛笔管。《太平广记》卷二百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韩定辞》:“昔 梁元帝 为 湘东王 时,好学著书,常记録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故 湘东 之誉,振於 江 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管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义项,均源自古代文献记载与权威辞书收录:

  1. 古代吹奏乐器部件

    指金属材质的管状乐器部件,特指笙、笛等乐器中的金属簧管或吹嘴。《汉语大词典》引《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宫廷雅乐"以金管发声",此处"金管"指金属制作的吹管乐器部件,象征礼乐庄重性。

  2. 毛笔的美称

    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白所用笔管皆以金玉装饰,号‘金管’"。此义项特指华贵的毛笔笔管,后引申为对毛笔的雅称。《辞海》释为"饰金的笔管,代指名贵毛笔"(1999年版)。

  3. 道教法器

    在道教文献中特指金属法杖或法器。宋代《云笈七签》载:"执金管以召神",此处金管为道教仪式中沟通天地的法器象征,多见于斋醮科仪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夏征农主编.《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3. 张君房辑.《云笈七签》.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03.

网络扩展解释

“金管”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有两种主要释义,具体如下:

  1. 指金属制的吹奏乐器
    这一释义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文献,如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中提到的“奏金管於后阵”,以及李白《江上吟》中的“玉簫金管坐两头”。该用法多用于描述古代仪仗或宴乐场景中的金属管乐器。

  2. 指饰金的毛笔管
    此义项源自《太平广记》引用的《北梦琐言》,记载梁元帝为湘东王时,用不同材质笔管记录不同品行的典范人物,其中“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这类笔管以金银雕饰,象征书写对象的高尚品德。

两种解释均见于多部古籍,但权威性较高的网页(如)更侧重毛笔的释义。需注意的是,部分文献中“金琯”为“金管”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通。

别人正在浏览...

暗底子半无産阶级襃赐悲恋畚斗本计差拨查找城市环境沉迷蚩蚩氓除身次日辏巧大言點存遏捺二十五絃菲律宾缝工跗萼联芳夫课櫜弓戢戈含烟舟拫隔毁炎见多识广江驿籛铿蹇修胶盭叫战家戏刊道灵棚胪云芒屩扪参幂篱民军南越鸟脑根内帐泥佛劝土佛派驻蟠桃会前挽后推漆妃清散秋孰肉排上竿掇梯少息尸灵市狱松帐潭渚陶鍊头香油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