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牛唇的意思、牛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牛唇的解释

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 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 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 郝懿行 义疏:“《本草》:‘泽泻,一名水泻。’泻,与‘蕮’同。是藚即泽泻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布濩南池之阳,烂漫北楼之后。”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参见“ 泽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牛唇”在汉语中属于复合式合成词,由“牛”与“唇”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代牛的口唇部位,特指牛嘴外部的肉质结构。《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牛的口唇,亦代指牛的口腔部位”。该词在古汉语文献中常以借代手法出现,例如《礼记·少仪》载“祭肺肝牛唇”,此处“牛唇”指祭祀时使用的牛口唇部位祭品。

从现代解剖学角度分析,“牛唇”包含角质层、黏膜组织及肌肉纤维三层结构,具有辅助反刍、摄取草料等生理功能。在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记载牛唇可入药,需“炙烤研磨”后配合酒服,主治“虚劳羸瘦”之症。

语言学层面,“牛唇”作为偏正式复合词,其构词法体现了汉语以特征限定本体的命名规律。该词在方言体系中存在地域性差异,晋语区部分方言将“牛唇”引申为“说话不严谨者”的喻称。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存于专业文献及古籍注解中。

(参考资料: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2.《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3.《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4.《山西方言词汇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牛唇”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植物名称(古称,现代少用)

指泽泻(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一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
特征与用途:


二、牛的嘴唇部位(现代常用义)

指牛的上唇及周围组织,属于食材的一种。
特点与用途:


注意混淆

因“牛唇”在古代多指植物,现代则多指牛的食用部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误解。

别人正在浏览...

聱齖卑素辨断边费簿正采齐财征单刀赴会得获敌头独脚仙返本发生风凤凰儿讽职夫课害慌海宴河清很忤慧炬僭持降表检责脚掌结算机牢禁林近年课堂讨论奎光奎宁困惾灵基李王梨园戏命家某门脑殻酿肆逆泝跑马卖解漂说平云锲刻清唱剧劝助礽孙荣膺鹗荐入微三沐三熏沙鱼皮市情拴缚殊方绝域素辉随在所善天高听下望风捕影纤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