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 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 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 郝懿行 义疏:“《本草》:‘泽泻,一名水泻。’泻,与‘蕮’同。是藚即泽泻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布濩南池之阳,烂漫北楼之后。”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参见“ 泽泻 ”。
“牛唇”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指泽泻(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一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
特征与用途:
指牛的上唇及周围组织,属于食材的一种。
特点与用途:
因“牛唇”在古代多指植物,现代则多指牛的食用部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误解。
牛唇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牛的嘴唇。这个词可以比喻某人的嘴巴厚重或者固执。
牛唇的部首为牛,总共有4笔。
牛唇是中国古代民间常见的词汇。在繁体字中,牛唇的写法为「牜唇」。
古代汉字中,牛唇的写法稍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牛唇的写法为「牜辰」。
他老是叨叨个不停,嘴巴像个牛唇。
牛唇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新的词汇,例如: - 牛魔王:指勇猛凶恶的人。 - 牛气冲天:形容人气势强盛。 - 爱屋及乌:比喻对一个人喜爱的程度,连同与他相关的人和事物也喜爱。
与牛唇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牛嘴、牛脸、厚嘴唇。
与牛唇意思相反的词语有:羊唇、细嘴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