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里柝的意思、里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里柝的解释

指乡里巡查警戒人员。 清 龚自珍 《书番禺许君》:“ 粤 ,天下雄也,紓朝廷南顾,而下为里柝忧,其海氛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里柝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里”和“柝”两个单字构成。从构词法分析,“里”指代居民聚居的基层单位,如《周礼》中“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柝”本义为巡夜打更用的木梆,《说文解字》释作“判木为符,夜行所击者”。二者结合后,“里柝”特指古代里巷中用于夜间警戒的报时装置及配套的巡防制度,主要功能是维护基层治安,如《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的“里正掌里门启闭,司柝巡夜”职责。

从语义演变观察,该词在唐代文献中常与“宵禁”制度关联,杜甫《无家别》有“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里柝不复喧,由来自久稀”的诗句,侧面反映安史之乱后基层治安体系的瓦解。宋代以后随着城市管理制度变革,该词逐渐被“更鼓”“梆子”等具体器物名称替代。现代汉语中仅存于古籍及方言残留,如晋南部分地区仍将村内夜间巡守称为“打里柝”。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里柝”这一词汇在古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合,需结合“里”与“柝”的单独含义进行解析:

  1. “柝”的释义

    • 读音为tuò,指古代巡夜时敲击报更用的木梆子,常用于军事或治安场景。例如《周礼》记载“夕击柝而比之”,《左传》中“鲁击柝闻于邾”,均体现其夜间警戒的功能。
    • 结构为两片木头相击发声,故《谷梁传》注云“柝,两木相击”。
  2. “里”的常见含义

    • 作名词时,可指基层居住单位(如“闾里”“乡里”),或长度单位(一里约500米)。
    • 作动词时,可通“理”,表治理。
  3. “里柝”的可能含义

    • 组合直译:若“里”指乡里,则“里柝”可理解为里巷中用于夜间报时的梆子,即更夫所用工具。
    • 引申义:可能代指夜间巡逻的声响或治安活动,如诗句中借“柝”渲染氛围。

需注意的是,“里柝”并非固定搭配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若引自特定文献,建议提供原文语境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半文半白包青天熛熏补苴罅漏草奠雌威大主考铤鹿走险顿悟负鄙福寿年高富翁嘎巴儿干车干堂各从其志弓形汉礼寒微怀慝换鹅手环域环辙嘉树季节金华镌椠均田制卡钳诔谥冷眼乐平腔两口子六龙舆马医孟亭眠睡缗繦男人鸟声兽心逆言钱署齐茬茬骐馵人工授精赏一劝众衫褑沈甸甸十二峯十洋锦事繇鼠思宿将缩甲题词梯峤隗俄微过微趣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