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ive in solitude; keep oneself to oneself; live out of the world;live alone; live within oneself; plough a lonely furrow] 索居:单独居住。离开朋友独自生活
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隋书·经籍志一》
(2) 亦称“离群索影”
离开同伴而孤独生活。《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郑玄 注:“羣,谓同门朋友也。索,犹散也。” 汉 边韶 《塞赋》序:“予离羣索居,无讲诵之事。”《隋书·经籍志一》:“学者离羣索居,各为异説。”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离羣索居,几同傖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
“离群索居”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í qún suǒ jū,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礼记》《隋书》等典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离群索居》是指个体或群体离开社会中心地带,选择独自生活或隐居于偏远地方的行为。这一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单独行动、追求独立生活以及远离尘嚣的人。
《离群索居》的拆分部首是禾(㔾)和⺮(竹)。其中,禾是形声兼会意字,⺮是指事字。
《离群索居》的拆分笔画如下:
离:从禾,4画
群:从⺮,美字旁(⺊),下巴旁(⺶),6画
索:从⺮,各种,手抓物体,7画
居:从尸(㐄),禾头(⺾),广,8画
《离群索居》最早出自中国的《周易·系辞上篇》,其中的一句话是:“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化其象,群居则观其所为,离群则观其所以为。”这句话意思是说,在团体中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在个体独处时观察其处事方法。由此,离群索居被引申为一种行为和状态。
《离群索居》的繁体字为「離群索居」。
在古代,「离群索居」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不过最常见的写法是「離群索居」。
1. 他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决定离群索居,追寻内心的宁静。
2. 神仙常常在山间离群索居,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1. 离心离群:指心思离开了他人,独自行动。
2. 退隐山林:指隐居山林中,避开世俗纷扰。
1. 独居:指个体独自居住。
2. 隐居:指远离社会中心,隐居于偏远地方。
1. 亲近社群:指与群体保持亲密联系。
2. 活跃社交: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