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林木的意思、林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林木的解释

(1) [forest tree]∶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forest;grove;woods]∶树林

林木葱郁

详细解释

(1).树林。《荀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三国 魏 曹植 《上疏陈审举之义》:“蚌蛤浮翔於 淮 泗 ,鼲鼬讙譁於林木。” 宋 文天祥 《翠玉楼晚雨》诗:“林木蔽亏烟断续,江流曲折雨横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郑刺史祠》:“比紆廻出林木,日已将夕。”

(2).木材。《墨子·杂守》:“重五斤已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茷。” 孙诒让 间诂:“重五斤以上谓材木之小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林木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层次:

一、基础释义

  1. 树木的统称

    指生长在土地上的各类树木总称,既包括天然森林中的树木,也涵盖人工种植的树木群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837页。参考链接现代汉语词典电子版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4卷,第126页。

  2. 林与木的复合义

    “林”指成片的树木,“木”指单株树木,组合后强调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76页。


二、专业释义(林学视角)

  1. 森林资源组成部分

    在林业术语中,林木指达到一定高度(通常≥2米)的活立木,包含乔木、灌木及具有经济价值的竹类。

    来源:《林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年。参考链接术语在线

    来源:《中国林业百科全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第3卷,第45页。


三、文化意象与文学用例

  1. 古典文学中的自然意象

    常见于诗词,象征隐逸、生机或苍凉之境,如:

    •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整理本。参考链接中华经典古籍库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林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树林:指成片生长的树木,强调群体性(如“林木葱郁”)。
  2. 林中的树木:特指生长在森林环境中的乔木,与孤立生长的“孤立木”相区别。

二、林业术语

在林业领域,林木是森林中所有乔木的总称,构成森林的主体,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三、词源与演变

四、应用场景

  1. 法律规范:如“滥伐林木”涉及法律责任(《森林法》相关条款)。
  2. 生态保护:林木通过固土、维持养分循环防止土地退化。
  3. 文学描写:如“林木幽深,风景秀丽”用于描绘自然景观。

五、补充说明

如需更专业的法律或林业定义,可参考《森林法》或相关行业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

熬熬汲汲别无长物宾尸比至常阳吃瓦片重规袭矩重算初审毳幙寸积铢累村蛮汉旦旦登牓颠倒是非斗筲穿窬都无圪弹盥献聒挠洪覆鬨争较估季会蹐跼静处尽管角斗刻盩理讼龙骨车龙门点额陋俗膜视木垫偏手品择婆罗门咒普加普率前合后偃迁塟清秀荣践三咤时来运旋瘦瘪桃红柳绿庭右体胤推恕罔极万户猥惰温疟卧酪武家样屼屼无伍写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