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伍的意思、无伍的详细解释
无伍的解释
无人可以为伍。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丘訢》:“少有大材,自谓无伍,傲世不与俗人为羣。”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尔来心赏復阿人,持节中郎醉无伍。”
词语分解
- 无的解释 无 (無) 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有 笔画数:; 部首
- 伍的解释 伍 ǔ 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伍(五人)。 军队:入伍。落伍(掉队)。 同伴的人:羞与为伍。 “五”的大写。 姓。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无伍"是一个相对冷僻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需从字源和古代用法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 无 (wú): 表示否定,相当于“没有”、“不”。
- 伍 (wǔ):
- 本义: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据《汉语大词典》,“伍”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 引申义:
- 军队、行伍:由军队编制引申指军队、军旅。如“入伍”、“退伍”。
- 同列、同伙:指同列、同伙的人。如“羞与为伍”。
- 户籍单位:古代户籍编制单位,五家为“伍”。
- “五”的大写:数字“五”的大写形式。
二、“无伍”的综合释义
结合“无”的否定义和“伍”的核心含义,“无伍”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
- 不在行伍之中;不是军人;脱离军队。
- 这是最直接的含义,源于“伍”的军队编制本义。“无伍”即指不在军队里服役,或脱离了军队组织。
- 示例引申:可以形容一个人没有从军经历或已离开军队。
- 没有同列或同伴;落单;不合群。
- 此意源于“伍”的“同列”、“同伙”引申义。“无伍”即指没有同伴、伙伴,处于孤立状态,或指行为、身份等与他人不同,不合群。
- 示例引申: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伴,或因其独特性而无法融入群体。
三、使用现状
“无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为罕见,属于典型的文言词汇。其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更常见的词语替代,例如:
- 表达“不在军队”:可用“非军人”、“平民”、“退伍”、“退役”等。
- 表达“没有同伴/不合群”:可用“孤单”、“孤独”、“落单”、“孤僻”、“不合群”、“特立独行”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伍”字的释义提供了最全面、权威的古代用法依据,涵盖了军队编制、户籍单位、同列等核心义项。该词典是研究汉语词汇史和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伍”在古代文献中的常用义项(如军队编制、同列)有清晰解释,有助于理解“无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语境。
- 《辞源》(商务印书馆):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词源的辞典,其对“伍”字的溯源和古义解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结论:
“无伍”是一个古语词,意指“不在军队行列之中” 或“没有同列伙伴,处于孤立状态”。其理解关键在于把握“伍”在古代的核心含义(军队编制、同列)。在现代交流中,该词已基本被更常用的词汇所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无伍”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无伍”由“无”(没有)和“伍”(同伴、群体)组成,字面意为“没有同伴”,引申为形容人孤独无依、缺乏志同道合者的状态。例如晋代皇甫谧《高士传》提到丘訢“自谓无伍”,即表达其不与世俗为伍的孤傲态度。
二、出处与引证
-
古代文献
- 晋代皇甫谧《高士传·丘訢》:“少有大材,自谓无伍,傲世不与俗人为群。”
- 宋代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持节中郎醉无伍。”
这两处引用均通过“无伍”强调人物因才华或品性超群而主动疏离世俗。
-
诗词运用
宋代陈仁玉诗句“任意逍遥了无伍”,进一步体现该词在文学中渲染超然独处的意境。
三、使用场景
- 描述孤独状态:多用于表达因性格孤傲或环境所迫导致的孤立处境。
- 文学表达:常见于古典诗文,突显人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四、近义与关联词
- 近义词: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 反义词: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五、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保留在书面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适用。
别人正在浏览...
安眉带眼暗约偷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榜服鬓头沉冤除升耽荒叨越貂鼲雕橑独操二牲分母有理化付诸一炬刚方赶闹子关牡海拔隳圮騞然肩牌奸彊戒诗咭咭咯咯絶等隽谈客途空晴廥仓夸扬老之将至略高一筹雷赴溓溓李膺杯孟陬蔫头蔫脑念秧拍户佩服偏陬岂乐倾巧侵啮绮筵取纳瑟然山阡眚期绳约时激双崤损毁铜堤同舟共命危路下寮相捽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