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鸟的意思、离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鸟的解释

(1).失群之鸟。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藪,离鸟悲旧林。”

(2).指蛮蛮。又名比翼鸟。传说状如凫而一翼一目,两鸟相并,才能飞翔。《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郭璞 注:“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鶼鶼鸟也。”因指雌雄同栖之鸟。 清 曹寅 《孔雀》诗:“离鸟爱其尾,弄影晴堦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鸟"在汉语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黄鹂(一种鸣禽),尤其侧重于其作为离别意象或特定名称的古典用法。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指黄鹂鸟

"离鸟"最确切的指代是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古称"仓庚""黄莺"。其名称源于《说文解字》对"离"字的释义:

《说文解字》:"离,黄仓庚也。鸣则蚕生。"

此处明确将"离"定义为黄鹂鸟,并关联其鸣叫与农事(蚕桑)的物候特征。


二、作为离别意象的象征

在古典文学中,"离鸟"常承载分离、羁旅的情感寄托,源于黄鹂的季节性迁徙与哀婉鸣声:

《诗经·豳风·七月》:"有鸣仓庚",汉·毛亨注:"仓庚,离黄也。"

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虽未直用"离鸟",但黄鹂意象常暗喻漂泊之思。


三、别名与文献考据

"离鸟"在古籍中亦作"离黄""鹂黄",属雅称或方言变体:

宋代《埤雅·释鸟》:"鹂黄,一曰仓庚,一名离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莺处处有之……《诗》云‘黄鸟于飞’者,即此。"("黄鸟"为黄鹂古称)


总结释义

"离鸟"是黄鹂的古称与雅称,兼具生物指代与文学象征双重含义:

  1. 本义:特指黄鹂鸟,见于《说文解字》等字书;
  2. 引申义:在诗文中象征离别、思乡之情,关联物候与人文情感;
  3. 别名系统:与"仓庚""黄莺""鹂黄"等名称互证,体现汉语名物词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离鸟”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意象的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失群之鸟

指与群体分离的孤独鸟类,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漂泊、孤寂的情感。例如:

二、神话中的比翼鸟(蛮蛮)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描述如下:

  1. 外形特征:状如野鸭(凫),仅有一翼一目,需两鸟并翼方能飞翔。
  2. 别名与象征:又名“蛮蛮”“鹣鹣”,郭璞注中明确其为比翼鸟,后衍生为爱情忠贞的象征。
  3. 文化影响:此典故成为“在天愿作比翼鸟”等诗句的源头,常见于比喻密不可分的伴侣关系。

补充说明

“离”字本义为黄鹂(见《说文解字》),后假借为分离之意。在“离鸟”一词中,两种含义可能产生交织,需根据具体文本判断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白质背嵬簸荡枨闑陈师鞠旅传貂闯闯初稿瘁瘖大辩蹈刃地学夏令营放狗屁房奴发衆丰功伟绩甘醴梗强戛玉敲冰接近结屋经解巾裹禁严金印系肘了得零丁孤苦廪膳生拢身螺旋桨买路芒郎目睑恁时昵嫌前头人挈提顷畮气胀区夏认清飒白三酉沈珠浦设修史谈势头时隐时见首甲顺朱说义疏散肃肃贪歡谈空説有推阐我郎五禽香罗木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