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下的零数;多馀。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於是零餘无所归,不得不立闰以整齐之矣。” 鲁迅 《彷徨·孤独者》:“﹝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馀者’。”
“零余”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数学概念
指除法运算中余数为零的情况,即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没有剩余。例如:$15 ÷ 3 = 5$,余数为零,可称“15对3零余”。
字面引申义
表示“剩余的零碎部分”或“多余的事物”。例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到“零餘无所归”,鲁迅则用“零馀者”形容社会边缘人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引用,可参考康有为《大同书》、鲁迅《彷徨·孤独者》等作品。
《零余》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两个意思:
1. 表示没有剩余或余额的意思。例如,在数学中,零余表示没有余数,即除不尽;在生活中,零余表示没有剩下的钱或物品。
2. 表示没有多余的意思。例如,零余时间表示没有多余的时间。
《零余》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雨(雨字底下)和一(一字在上方)。它们分别代表雨和数字一。
《零余》共有9个笔画。
《零余》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其中“零”是源自古代的天文学概念,表示零度,即温度为“零”,也就是冰点。
《零余》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零餘」。
在古时候,汉字《零余》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有些文献中记录的写法为「〇餘」,其中的“〇”表示零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零余》的例句:
1. 他的账户里一分钱都没有零余。
2. 经过精心安排,我在行程中留有些许零余时间,以备不时之需。
《零余》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零散
2. 余额
3. 余地
4. 零碎
近义词:没有、没有多余、没有剩余、无余、无余额
反义词:有余、有剩余、多余、有余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