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 禹 治水成功,地正其势,天循其时。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杜预 注:“《夏书》,逸书。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称为宜。”《孔子家语·五帝德》:“﹝ 舜 ﹞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守四海。”
(2).谓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其 文 昭 武 穆,跗萼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
“天平地成”是由“天平”与“地成”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两部分:
字面释义
“天平”指天地自然秩序平稳和谐,源自《汉书·律历志》中“天以平施,地以成物”的哲学观念(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版)。
“地成”则指大地的生成与稳定,《周易·系辞下》有“坤道成女,坤以简能”的记载,引申为万物生长的根基(参考《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18版)。
文化引申义
该词汇常用于描述政治安定或社会繁荣的宏观状态,例如明代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若使天平地成,则民无饥馑之患”,借天地秩序喻指国家治理的完善(参考《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版)。在当代语境中,可延伸至生态平衡、社会发展协调等现代议题(参考《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语文出版社,2019版)。
“天平地成”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指事物达到平衡或完美状态,多用于形容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根据高权威来源(如、8、9),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强调秩序与和谐,现代亦可比喻事物发展至最佳状态。
葆守北京地下铁道犇马筚篥谗説成算噇吃厨船楚峤呆痴谍贼递兴风斾扶行告理广土众民何伺侯服黄素回纳霍曶家无斗储极精脊偻金魄搢绅録九坑沮丧滥污炼乳灵化罗幌慢慆弥广木坡南社捺硬柅车匹然丧服商家生虏受职熟能生巧四鄙嘶声天野铁骢通诚通间遗劳委讬温明卧果儿武周响胡芦咸阳桥显祖扬名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