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拊搏的意思、拊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拊搏的解释

(1).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礼记·明堂位》:“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 郑玄 注:“拊搏,以韦为之,充之以穅,形如小鼓。”《大戴礼记·礼三本》:“县一磬而尚拊搏。”

(2).敲击乐器。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妃善击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太常梨园之妓,莫能及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拊搏(fǔ b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古代打击乐器
    指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小鼓,内部填充糠秕(谷壳),外形类似小鼓。据《礼记·明堂位》记载,拊搏是周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乐器,常与玉磬、琴瑟等搭配使用。

  2. 敲击乐器的动作
    引申为“拍打、敲击乐器”的行为,例如《杨太真外传》提到杨贵妃“善击磬,拊搏之音泠泠然”,形容其敲击乐器的技艺高超。


二、延伸解读


三、词源与结构

建议需要深入考证时,可查阅《礼记》《大戴礼记》等原典或权威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拊搏(fǔ bó)一词的意思是用手轻轻地抚摩或拍打。它由“拊”和“搏”两个部首组成。 拊(fǔ)是手轻轻地摸或拍的意思,它是由手(扌)和否定的声旁“文”组成。搏(bó)的意思是用力打,它是由手(扌)和“白”的声旁组成。 拊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拊搏分别写作「拊」和「撲」。这些繁体字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但仍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拊搏可以用拍打的意象来表示。拊的古代字形中,手的部分的画线会伸出来表示手的动作。搏的古代字形中,手的部分则被画成发力的样子,表示用力打击。 以下是一个例句:“她用柔和的手拊搏着孩子的头发,让孩子心情平静下来。” 拊搏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比如拊握、拊掌等。这些词语都涉及到使用手的动作。 拊搏的近义词可以是抚摸、轻捶等。这些词语在表达轻柔触摸的意思时可以替换使用。 拊搏的反义词可以是重击、猛扑等。这些词语表示用力打击或猛烈动作的意思,与拊搏相反。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