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拦,禁止。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民利而玩之,监司恬而狎之,迾禁不设,若天之无凶年也。”
“迾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迾禁”指阻拦、禁止,属于古汉语用法,常见于文献典籍。该词由“迾”(本义为排列、阻挡)和“禁”(制止、约束)复合而成,整体强调通过强制手段限制某种行为或事物。例如章炳麟在《訄书·禁烟草》中写道:“民利而玩之,监司恬而狎之,迾禁不设,若天之无凶年也。”
与“禁”的区别
“禁”在甲骨文中原指祭祀礼器(如图),后衍生出限制、禁忌等抽象含义,体现了汉字从具象到抽象的词义演变过程。
迾禁(zhé jìn)是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一般来说,它的意思是指给予严厉禁止或限制,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这个词来源于古文献,最早见于《晋书·文苑传》。
迾禁的部首是走并,由两个部首组成。它的上部部首是辶(走,表示与行走相关的意思),下部部首是斤(斤,表示与物品相关的意思)。
根据《康熙字典》,迾禁的总笔画数为11画。
繁体字中,迾禁的写法是躑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迾禁的写法略有不同。当时,它的写法为這禁,其中“這”是它的古汉字形式。這个古字形写法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
1. 政府对贩毒行为实行严厉的迾禁政策。
2. 这个公园迾禁吸烟,提倡绿色环保。
3. 这所学校迾禁手机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组词:迾禁令、迾禁政策、迾禁措施。
近义词:禁止、限制、制止。
反义词:允许、放宽、解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