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检查私盐的机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严缉私贩》:“夫灶丁不卖餘盐,掣所严查夹带,则私盐不得出场。”
“掣所”是古代中国专门负责检查私盐的官方机构,其职能与盐务管理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掣所是清代设立的盐务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稽查私盐流通,防止盐场或盐商违规夹带、贩卖未经许可的盐。其名称中的“掣”有“抽检”“牵制”之意,体现了该机构的监管性质。
历史背景与职能
清代盐业实行专卖制度,私盐贩卖会冲击官方税收。掣所通过严格检查盐场(如灶丁)的盐产和运输环节,确保盐的合法流通。例如,清代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提到:“掣所严查夹带,则私盐不得出场”,说明其核心任务是阻断私盐源头。
机构性质
掣所属于国家直接管理的盐务体系,与地方官员利益相对独立,旨在减少官商勾结的可能性。提到,这类机构若由商人经营可能更高效,但因涉及国家税收,仍由政府主导。
相关文献与延伸
除《福惠全书》外,该词在《汉典》等工具书中均有收录,进一步印证其历史真实性。其职能与“盐引”“盐课”等制度相关联,共同构成清代盐政体系。
如需了解更具体的运作细节或地域分布,可参考《清史稿·食货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