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储的意思、立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储的解释

确立储君。 南朝 梁 沉约 《立太子恩诏》:“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顺宗 风噤不言,太子未立, 牛美人 有异志。上召学士 郑絪 於小殿,令草立储詔。”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立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进行区分:

一、古代政治术语(核心含义)

指确立储君,即选定皇位继承人。该用法源于封建社会制度:

  1. 定义:君主通过正式程序(如诏书)确定太子或皇位接班人,常见于中国历代王朝。
  2. 历史记载:
    • 南朝梁沉约《立太子恩诏》提到“莫不立储树嫡”,强调嫡长子继承原则。
    •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顺宗时期因太子未立,引发朝堂起草立储诏书的事件。

二、现代引申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扩展为成语,解释为“立即储备,迅速积累”,如查字典网提到该词可形容“迅速行动储备资源”。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佐证,可能与原词存在混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辨析要点

维度 古代含义 现代引申义
使用场景 皇位继承制度 资源/技能储备
词性结构 动宾短语(立+储君) 动宾短语(立+储备)
权威依据 多部史书及权威词典收录 少数现代词典提及

建议在历史文献解读时采用第一层含义,现代引申义需谨慎考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立储的意思

《立储》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设立储君或太子”。在历史上,储君又称太子,是指君主为了确保王位的传承,而选定的继承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立储》这个词由“立”和“储”两个字组成。其中,“立”字的部首是“立”本身,它的笔画数是5。而“储”字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它的笔画数是9。

来源和繁体

《立储》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立太子的制度。随着历史的演变,储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确保君主血脉传承的重要手段。

至于繁体字的写法,它是“立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本字的写法是“立 儲”。这种写法常用于古籍和文献中,如《史记》、《汉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写法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我们使用的是现代汉字的写法。

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立储》这个词的例句:

  1. 国王为了确保王位的继承,决定立储。
  2. 在古代,储君常被视为未来君主的希望和代表。
  3. 立太子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他将成为国家未来的统治者。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与《立储》相近的组词有:立志、立誓、立场、立宪等。

与《立储》意思相近的近义词有:立储太子、定储、册封太子等。

与《立储》意思相反的反义词暂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