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畢的意思、離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畢的解釋

月亮附于畢星。是天将降雨的征兆。畢,二十八宿之一。語出《詩·小雅·漸漸之石》:“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毛 傳:“畢,噣也。月離陰星則雨。”《文選·張協<七命>》:“南箕之風,不能暢其化。離畢之雲,無以豐其澤。” 李善 注引《春秋緯》:“月失其行,離於箕者風,離於畢者雨。”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瞻離畢而分陰陽之候,由冬螽而覺閏餘之錯。” 閩 徐夤 《和尚書詠煙》:“不散幾知離畢雨,欲飛須待落花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畢”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一、天文現象(主流釋義) 源于《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指月亮運行至畢宿(二十八星宿之一)附近,預示即将下大雨。例如:

二、完成某事(較少見釋義) 現代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事情完成”,即“離”表示離開、“畢”表示結束。但此釋義未見于古典文獻,可能與現代語言演變有關。

使用注意:

建議在專業文獻中引用時,優先參考《詩經》及《抱樸子》等經典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畢的意思

“離畢”是一個成語,意為離開、結束或完成。該詞源于古代文獻《淮南子·山海經》中的記載,表示離開一處地方或完成一項任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離畢”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離”和“畢”。其中,“離”的部首是“禸”,拼音為“lí”,總共有12個筆畫;“畢”的部首是“毋”,拼音為“bì”,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成語“離畢”來自于古代《淮南子·山海經》中的記載。在古代文獻中,這個詞形容人們完成一項任務或離開一處地方。

繁體字“離畢”用于港澳地區和台灣地區,其意義和用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比如,“離”字的古時候寫法為“離”,“畢”字的古時候寫法為“畢”。

例句

1. 這個項目總算圓滿“離畢”了。

2. 春節期間,很多人都選擇返鄉“離畢”。

組詞

離情别緒、畢生、離開、畢竟、離散

近義詞

離去、結束、告終

反義詞

開始、開始、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