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廉的意思、飞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廉的解释

(1). 商纣 的谀臣。《孟子·滕文公下》:“驱 飞廉 於海隅而戮之。” 赵岐 注:“ 飞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对山太史归田》套曲:“却怎生 飞廉 諂佞偏荣富?” 章炳麟 《读郭象论嵇绍文》:“藉令 绍 为世臣,与其君无锋芒小怨,其死特比肩于 飞廉 ,贤不足卲。”

(2).风神。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 王逸 注:“ 飞廉 ,风伯也。” 洪兴祖 补注:“《吕氏春秋》曰:‘风师曰 飞廉 。’ 应劭 曰:‘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 元 萨都剌 《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诗:“ 秦淮 流水西復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 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东北风》:“ 飞廉 熛怒向人间, 徐福 求仙恨未还。”

(3).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淮南子·俶真训》:“骑飞廉而从敦圄。” 高诱 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4).宫观名。《三辅黄图·观》:“ 飞廉观 在 上林 , 武帝 元封 二年作。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武帝 命以铜铸置观上,因以为名。”《后汉书·冯衍传下》:“陵 飞廉 而太息,登 平阳 而怀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飞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义项,均具有文献依据:


一、神话中的风神(古籍常见义)

《楚辞·离骚》首次记载:“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东汉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指代掌管风力的神祇。其形象多与“箕星”“鹿身鸟首”关联,如《史记·孝武本纪》引《风俗通义》:“风师者,箕星也,主簸物,能致风气。”此义项为古代文学经典意象,象征自然力量。

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楚辞章句》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二、历史人物名(商周时期)

《孟子·滕文公下》载:“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赵岐注:“飞廉,纣谀臣。”指商纣王大臣飞廉(又作“蜚廉”),以善走著称。《史记·秦本纪》详述其事迹:“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后世引申指代助纣为虐者。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孟子译注》

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史记》原文库


三、植物别名(现代植物学)

指菊科植物“丝毛飞廉”(Carduus crispus),见于《中国植物志》。因其茎叶具刺毛,果实冠毛如羽,随风飘散得名。明代《救荒本草》称:“飞廉生荒野中……叶似苦苣,茎有刺。”今为中药药材,具散瘀止血功效。

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在线数据库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电子版


以上释义均依据权威典籍及学科标准,涵盖文学、历史、植物学三重视角,体现汉语词汇的多维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飞廉”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1. 风神
    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常与雨师等自然神并列。如《楚辞·离骚》提到“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其为“风伯”。另有说法认为飞廉是一种能“致风气”的神禽,形似鹿、头如雀、身有豹纹,尾部似蛇。

  2. 神兽
    《淮南子》记载飞廉为“长毛有翼”的兽类,常作为仙人坐骑。


二、历史人物

商纣王的谀臣
飞廉(亦作“蜚廉”)是商纣王的大臣,其子恶来以勇力著称,父子二人均为秦国、赵国国君的先祖。周武王伐纣后,飞廉被驱逐至海边处死。


三、植物

菊科草本植物
飞廉(学名:Carduus nutans)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具纵棱和针刺,花紫色,分布于中国新疆、欧洲、北非等地。其药用价值包括治疗骨节酸痛、鼻血等症,外敷可消炎;幼株可作饲料。


四、其他含义


“飞廉”一词涵盖神话、历史、植物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更深入的历史文献或植物学资料,可参考《孟子》《楚辞》《三辅黄图》等古籍或植物志。

别人正在浏览...

安休八太爷冰颜不律承风承溜持分葱粲冻天行断袖之癖督领鄂君翻尔反诗奉供風馬雲車赶及悍锐函箱阵怀表话言回煞活眼活现坚车将指僭轶检正搅首郊天架子花脸接煞介峙禁防经济林计台羁鞅亏悮柳靥録治门外汉妙舞冥真能鄙暖衣炮捻前夕峭峻亲通求愆栖鸦驱驰三家村树苗送亲损人害己迕视鲜洁显举小帽席门穷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