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同心的意思、两同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同心的解释

(1).词牌名。此调有三体,仄韵创自 柳永 ,平韵创自 晏几道 ,三声叶韵创自 杜安世 。 清 毛先舒 《填词名解》:“古乐府《苏小歌》‘何处结同心’, 唐 教坊乐曲遂有《同心结》。然有两调同此名,填词采以名之曰《两同心》。”

(2).曲牌名。北曲入高大石角隻曲,套曲入高大石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同心"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固定词汇,在权威汉语词典中通常不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含义需要从字面组合及古代文学应用两个层面理解:

一、 字面基本释义

二、 文学与文化中的引申与应用

“两同心”更重要的含义来源于其在古典文学,尤其是词学中的应用:

  1. 词牌名称: “两同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词牌名之一。据宋代词学家考证,此调名最早见于柳永的《乐章集》,其命名立意正是源于“两个人同心同德”这一核心含义。这个词牌常被用来抒写男女之间的恋情、盟誓或深厚的友谊,表达双方心心相印的情感状态。例如:

    • 柳永《两同心·嫩脸修蛾》:“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此词描绘女子情态,隐含两情相悦之意。
    • 晏几道《两同心·楚乡春晚》:“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词中“心心在”点出了“同心”的主题。
    • (来源参考: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吴熊和《唐宋词通论》;《钦定词谱》)
  2. 情感与盟誓的象征: 在具体的诗词作品或文学意象中,“两同心”常用来象征或直接表达坚贞的爱情、深厚的友情或牢固的同盟关系。它超越了简单的“同心”,特别强调了这种心意相通是发生在特定的两者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专一性。例如古诗文中常以“结两同心”来表达永结同心的愿望。

    • (来源参考:历代爱情诗词、盟誓类文学作品,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可视为“两同心”精神体现;《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亦属同类表达)

“两同心”的核心含义是指两个人(或双方)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目标一致。其字面意义清晰,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作为特定词牌的名称,承载了古典文学中对于男女爱情、深厚情谊或坚定同盟的浪漫表达与象征意义。理解此词,需结合其字面组合义与特定的文学文化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两同心”是古典文学中的词牌名和曲牌名,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词牌名

  1. 基本定义
    作为词牌,“两同心”有仄韵、平韵、三声叶韵三种体式,分别由宋代三位词人首创:

    • 仄韵体:柳永首创(),代表作如《两同心·嫩脸修蛾》描写女子情态。
    • 平韵体:晏几道创制()。
    • 三声叶韵体:杜安世所创()。
  2. 名称来源
    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其名源于古乐府《苏小歌》中“何处结同心”句,结合唐代教坊曲《同心结》演化而来()。

  3. 别名与格式
    别名“仙源拾翠”,双调结构,常见68或72字()。


二、曲牌名

在曲调中,“两同心”属于北曲:


三、代表作品举例

  1. 柳永《两同心·嫩脸修蛾》
    描写女子梳妆与宴饮场景,如“嫩脸修蛾,淡匀轻扫”“锦帐里、低语偏浓”()。
  2. 杜安世《两同心·巍巍剑外》
    以秋景抒羁旅之悲,如“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四、补充说明

如需具体作品全文或更多变体分析,可参考古典词集或《全宋词》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谙达安全岛报効保右背斜层奔踶鞭牛笔材别囿兵事参横斗转孱顔朝阳丹凤淳朴打关节大蓬迭遍斗鷄戏断金零粉分茅裂土刮刮咂咂管宁割席观自在诡僻过道风汗出洽背鼾声如雷黉门客厚貌深辞秽德护念角羁燋夭继舅旌闾烬溺开门阬泽刻斲拉杂变临长流氓龙骧虎啸牦旄眉目如画欧阳山佥然启銮清铎青顾倾泼琼山禾穰穰三寸之舌失谐贪利忘义腾跨同域拖磨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