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鏐銕 ”。 1.质地精纯的铁。 明 杨慎 《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其利鏐銕,故其兵犀鋭。” 清 刘大櫆 《心知》:“西海之产,有鏐铁、银鏤焉,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2).比喻坚强。 明 刘基 《道士周玄初鹤林行》:“雏成洗髓扶桑窟,縞练羽毛鏐铁骨。”
“镠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ú tiě,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字面本义
指质地精纯的金属(尤其是铁),常用于古代兵器铸造,因其坚固耐用的特性被推崇()。例如明代杨慎《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中提到“其利鏐銕,故其兵犀鋭”,即强调镠铁制成的兵器锐不可当()。
比喻义
引申为形容人的品质坚强刚毅、不屈不挠。如明代刘基的诗句“縞练羽毛鏐铁骨”,以“镠铁骨”比喻坚贞的品格()。
如需进一步查阅文献例证或扩展用法,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镠铁》指的是一种古代的铁器。镠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冶铁材料,因其制成品质坚韧耐用,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和生活中。
《镠铁》的拆分部首是金和金部,即金属部分。其中,“长”在上方表示金属的形状,“金”在下方表示金属的材质。《镠铁》共有10画。
《镠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在古代,人们将冶炼出的铁器称为“铁镠”,后来演变为现代的“镠铁”。
《镠铁》的繁体字为「鎏鐵」。
在古时候,人们写《镠铁》时使用的汉字写法是「鏐鐵」。
1. 这件《镠铁》制成的刀剑锋利无比,极其适合战斗使用。
2. 老师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一块历史悠久的《镠铁》。
组词:镠剑、铁镠、冶镠、镠字、镠器。
近义词:锻铁、精铁、优质铁。
反义词:生铁、破铁、劣质铁。
犤牛白翁班生庐笾豆辨囿鄙吝复萌帛画朝觐朝司骋伎传宰春风风人醇酒美人粗饭打火刀大祝动魄睹物思人飞楫非笑冯驩铗分雪负恃付属感戴二天高勋鲠直股掌汉帜涣弛加盖嘉玩计要潏荡夸嘐丽廔伶界浼渎内攻僻学破腹磬口梅秦隶取说沙溆伸覆输掠树苗属命叔鲔书帷斯颜碎妆铁汉媮居颓山尾句韦袴无怀氏侠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