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晒使露水蒸发。 汉 崔駰 《扇铭》:“有圆者扇,诞此秀仪;晞露散霾,拟日定规。”
(2).朝霞。 晋 陆云 《岁暮赋》:“指晞露而怵心兮,衍死生於靡草。” 明 刘基 《蛱蝶行》:“软芳晞露春鲜妍,上有蛺蝶飞翩翩。”
(3).谓沐受雨露滋润。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张左西》诗:“仙掌方晞露,灵乌正转风。”
“晞露”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根据古籍文献记载,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日晒使露水蒸发
这是该词最直接的字面义项,指阳光照射后露水逐渐蒸发的自然现象。例如汉代崔駰在《扇铭》中写道“晞露散霾,拟日定规”,此处用晞露形容扇子驱散湿气的功能。
朝霞
在文学语境中,“晞露”被引申为破晓时分的霞光。晋代陆云《岁暮赋》中“指晞露而怵心兮”以及明代刘基的诗句“软芳晞露春鲜妍”,均以晞露隐喻晨光或朝霞,赋予其诗意色彩。
沐受雨露滋润
此义项强调植物或生命体接受自然恩泽的意象。南朝梁刘孝绰《答张左西》诗中“仙掌方晞露”一句,即通过“晞露”表达承蒙甘露滋养的意境。
补充说明:“晞”单独有干燥、破晓之意(如“晨露未晞”),而“露”既可指自然露水,也可象征润泽。两字组合后,通过不同语境衍生出多重文学化表达。建议结合具体古籍用例进一步理解其动态语义。
晞露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日和雨,分别表示太阳和水滴。晞露是指太阳升起后地面上的水汽凝结成露水的景象。
晞露的笔画数分别是8画和17画。晞的部首是日,是表示太阳的象形字,由4画构成。露的部首是雨,是表示雨的象形字,由13画构成。
晞露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于《孟子·滕文公上》:“春秋之时,晞露既降。”在这段文字中,晞露形容的是春秋时期太阳升起后地面上的露水。后来,这个词也被引申为形容朝阳升起后明亮清新的景象。
在繁体字中,晞露的书写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晞露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晞的写法是“曦”,它是由日和尺组成,尺形状类似阳光在地面上的辐射,表示太阳光芒。而露的写法是“雾”加上“田”,表示水气凝结成水滴。所以古代的晞露写作“曦雾田”。
以下是几个使用晞露的例句:
与晞露相关的词语有:晨露、夜露、露水等。
晞露的近义词为朝露,反义词为霜华。
百依百随抱火寝薪碚磊苍海愁感餈筒吊纸都美访举非唯奉喜服郑付之丙丁观机而作骨托横征苛敛逅适怀躭灰笔俭以养廉楗柱接脚解文祭炼羁辔开画裈裤乐情脸红筋暴力气活丽限落定满腹诗书毛锥马嘶木坡攀今掉古披罗戴翠戕害倾藿穷本容饰辱荷纔刚伤心蒿目守灵丝鞭逃禄讨灭天夺之魄天贶天气预报髫髻脱节牛晚暮伍百象鞮详缛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