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协台的意思、协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协台的解释

清 代副将的别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副将》:“《皇朝通考》:‘副将为提镇,分守险要者曰协标。’案,今人称副将为协臺,由此。”《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抚院来的三月个头里,这协臺得了文书,就是心下一个疙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协台(xié tái)是清代对地方武官“副将”的尊称,属绿营军职体系中的高级将领,官阶为从二品。其核心含义与职能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官职本义与品级

“协台”即“副将”的敬称,为清代绿营(汉军)武装的军事长官。每省设副将数名,分驻战略要地,统领一“协”兵力(约数千人),受提督或总兵节制。其正式品级为从二品,地位仅次于总兵(正二品),负责防区内的军务调度、城池守备及军纪监察。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清代武官条目。

二、职能与军事编制

“协”为清代绿营的军事单位,介于“镇”(总兵辖)与“营”(参将、游击辖)之间。协台作为指挥官,需管理辖内营兵训练、粮饷分配,并协同地方文官维持治安。重要关隘(如山海关、潼关)常专设“协台”驻守,凸显其战略职能。

来源:《清史稿·职官志》对绿营编制的记载。

三、尊称的文化渊源

“台”在明清时期是对高级官员的敬语(如“抚台”“道台”),故“协台”属礼仪性尊称,非正式官名。这一用法常见于清代公文、书信及民间叙事,反映等级制度下的官场文化。

来源: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对官职称谓的考释。

知识延伸:清代绿营武官体系按品级排序为提督(从一品)→ 总兵(正二品)→副将/协台(从二品) → 参将(正三品)→ 游击(从三品)。副将驻地称“协标”,其官署称“协台衙门”,今部分地名(如浙江台州“协台里”)仍存历史遗痕。

网络扩展解释

“协台”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清代官职别称(主流解释)

协台是清代对副将的别称,属于绿营军官体系中的中级武官职衔。

二、成语含义(非主流解释)

少数词典(如查字典)将“协台”解释为成语,意为“互相帮助、合作”。

建议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即清代副将的官职别称,因其有明确历史文献和权威词典(如汉典)支撑。若需了解成语用法,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或进一步考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颁衣猜离策略骋兵惩恶劝善带挈岱岳达节倒踬凋枯短话芙蓉出水干什麽关河官满瓜期诡丽过意不去间见层出肩项焦然箘簵钜亿令仆流言飞语六淫芦簰慢张妙喜妙语连珠密博命快脑力匿行呕心吐胆盘验破空倾隤青衣行酒齐头子入火入托事戎署押殊制肃反谈辩唐体掏炭天壤之别汀濆退水退逊亡羊得牛侮手侮脚项头仙要消灭蟹篝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