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骁猛的意思、骁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骁猛的解释

勇敢威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 石槐 驍猛,尽有单于之地。” 宋 张耒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英伟之度屈于礼乐,驍猛之气束于儒学。”《明史·张士诚传》:“ 士诚 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龙’者,皆驍猛善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骁猛”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勇猛矫健、气势强盛。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一种充满力量、无所畏惧且行动迅猛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合成义

  1. “骁”的本义与引申

    “骁”原指强壮剽悍的良马(《说文解字·马部》:“骁,良马也”),后引申为勇猛、矫健之意。如《后汉书·隗嚣传》载“嚣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厄,骁勇自强”,此处“骁勇”即突显勇猛善战的特质。

  2. “猛”的本义与引申

    “猛”本指凶猛的犬类(《说文解字·犬部》:“猛,健犬也”),后泛指力量强大、气势猛烈。如《荀子·王制》中“威强猛毅”形容刚强果决的品性。

  3. 合成词“骁猛”的语义

    二字组合后,“骁猛”融合了“骁”的矫健善战与“猛”的刚强威猛,形容人或动物勇武有力、行动迅疾且气势逼人。例如《三国志》评吕布“骁猛有谋”,即强调其兼具勇力与胆略。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释为:“勇猛强悍,矫健有力。”多用于形容武将、战士或猛兽,如“骁猛之将”“骁猛异常”。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释义:“勇猛强悍。例:骁猛善战|骁猛的猎豹。”突出其动态的战斗力与爆发力。

三、近义词辨析

四、经典用例


参考文献来源

  1.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
  2.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中华书局,1959)
  3.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 《鲁迅全集·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网络扩展解释

“骁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měng,主要用于形容勇敢、威武的气概或特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词义

勇敢威武:指人或群体具备勇猛善战、刚毅果断的品格,常用于描述武将、军队或历史人物的英勇表现。例如《明史》中提到张士诚麾下的“十条龙”部队“皆骁猛善斗”。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提及鲜卑首领石槐“骁猛,尽有单于之地”,凸显其军事才能。
    • 宋代张耒在《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中,以“骁猛之气束于儒学”形容光武帝兼具勇武与文治。
  2. 语境特征:

    • 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叙述,强调勇武与威严的结合,常见于评价古代将领、军队或英雄人物。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骁猛”使用频率较低,更偏向文学或历史语境。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骁勇善战”“勇猛果敢”等更口语化的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参考《后汉书》《明史》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飞阿吴百执事八龙扳罾法贝色边省并骛擦亮成败论人成日家触忌窜定蜑船道歉大余颠怪发烦肥佼粪肥更兼工薪刮车红衣大礮鸿乙满纸黄头奚惠益鉴评结辽鸟解诮口头文学兰室鵱鷜轮轓卖好马酪明珠投暗墓穴平乐屏面强圉倾己秋鲊曲致柔暖入国问禁三河慎小谨微誓江熟卧铁骑儿惕兢推佽往述卫娘榲桲窝儿薄脆无忧王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