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曹避席的意思、萧曹避席的详细解释
萧曹避席的解释
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词语分解
- 萧曹的解释 萧何 和 曹参 。《史记·张丞相列传》:“ 昌 ( 周昌 )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 萧 曹 ,功名
- 避席的解释 亦作“ 避廗 ”。.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吕氏春秋·慎大览》:“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
专业解析
"萧曹避席"是汉语中一个典故性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对有才能的前辈或贤者表示极度敬重。该典故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汉初名臣萧何与曹参的执政关系。曹参继任丞相后恪守萧何制定的法规,史称"萧规曹随",后衍生出"避席"的谦逊态度。
具体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 历史背景:萧何作为汉初制度奠基者,其继任者曹参在朝堂议政时主动避让席位以示尊崇,体现对前人功绩的认可。
- 行为象征:"避席"原指古代离席示敬的礼仪,在此典故中延伸为对贤能者的谦恭态度,常见于《古代礼仪辞典》对朝仪规范的记载。
- 现代引申:当代《中华成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对领域权威的推崇,常用于学术、艺术等领域形容后辈对前辈成就的尊重。
该成语在《汉语典故辞典》中被归入"史事类"条目,其使用需注意语境适配性,多用于正式场合表达谦逊态度。相关考释可参考中华书局版《史记》注疏本及《中国成语源流大辞典》的典故溯源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萧曹避席”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xiāo cáo bì xí,其详细解释如下:
1.字面含义与结构
- 萧曹:指汉初名相萧何与曹参,两人均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辅臣,以治国才能著称。
- 避席:古时的一种礼仪,即离开座位、起身站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2.引申义
比喻某人的政治才能极高,连萧何、曹参这样的贤相都需对其肃然起敬,甚至超越前人。常用于形容政治或治理领域的卓越能力。
3.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褒义,强调对杰出政治才能的赞誉。
- 例句:在讨论治国策略时,他的见解独到,连史家也感叹“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4.历史出处
出自《旧唐书·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此处以萧曹为对比,突显李德裕的政治才能。
补充说明
该成语与另一成语“萧规曹随”(指遵循前人制度)形成对比,前者强调超越,后者强调继承。两者均以萧何、曹参为典故,但表达含义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璧气泊如补加不求闻达常俦成军辍毫栖牍刺访撺瞒村老子打笃磨大梦大书颠乱垫球蚪峰萼緑华二维码風欠俯瞷纲条高亲革刬过社鹤骑鸿儒硕学夹毂队讲宣降责缴税紧巴颈脖金印记救取集资军尉楞人邻甲六列镠銕赂息每句韵氓俗缪龙目瞪心骇农事女和尚丕大气褊三五成群赏收饰润素英檀香扇停课温序须五风详度相随闲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