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曹避席的意思、蕭曹避席的詳細解釋
蕭曹避席的解釋
蕭曹:指漢高祖的丞相蕭何、曹參;避席:起立離座,表示敬意。連蕭何、曹參都要對他肅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極大,超過前人。
詞語分解
- 蕭曹的解釋 蕭何 和 曹參 。《史記·張丞相列傳》:“ 昌 ( 周昌 )為人彊力,敢直言,自 蕭 曹 等皆卑下之。” 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十二:“力争固難恃,驕戰曷能久。若使學 蕭 曹 ,功名
- 避席的解釋 亦作“ 避廗 ”。.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呂氏春秋·慎大覽》:“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
網絡擴展解釋
“蕭曹避席”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xiāo cáo bì xí,其詳細解釋如下:
1.字面含義與結構
- 蕭曹:指漢初名相蕭何與曹參,兩人均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輔臣,以治國才能著稱。
- 避席:古時的一種禮儀,即離開座位、起身站立,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2.引申義
比喻某人的政治才能極高,連蕭何、曹參這樣的賢相都需對其肅然起敬,甚至超越前人。常用于形容政治或治理領域的卓越能力。
3.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褒義,強調對傑出政治才能的贊譽。
- 例句:在讨論治國策略時,他的見解獨到,連史家也感歎“論政事,則蕭、曹避席”。
4.曆史出處
出自《舊唐書·李德裕傳論》:“語文章,則嚴、馬扶輪;論政事,則蕭、曹避席。”。此處以蕭曹為對比,突顯李德裕的政治才能。
補充說明
該成語與另一成語“蕭規曹隨”(指遵循前人制度)形成對比,前者強調超越,後者強調繼承。兩者均以蕭何、曹參為典故,但表達含義不同。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蕭曹避席的意思
《蕭曹避席》是指在某次宴會或聚會中,主人讓出座位給重要客人坐,以示重視和尊敬。
部首和筆畫
《蕭曹避席》這個詞可以分解成三個部首:艹、曰、止,共計11個筆畫。
來源
《蕭曹避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繁體
在繁體字中, 《蕭曹避席》的書寫形式為《蕭曹避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蕭曹避席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但基本上是由左到右,從上到下書寫。
例句
他主動蕭曹避席,讓位給來賓,彰顯了他的大度與禮貌。
組詞
慷慨蕭曹避席、主動蕭曹避席、讓座、尊重。
近義詞
讓座。
反義詞
排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