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柶的意思、木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柶的解释

古代一种木制的礼器,两头屈曲,状如匙,用来舀取食物。《仪礼·士丧礼》:“东方之饌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觶木柶。”《新唐书·礼乐志十》:“朔望殷奠,饌於东堂下,瓦甒二,实醴及酒,角觶二,木柶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柶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专指古代木制的礼器或食具,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形与字义 “柶”字在《汉语大字典》中释义为“古代舀取食物的礼器,形如匙,以角、木等材质制成”,读音为sì。从构字结构看,“木”为材质限定,“柶”为功能指代,组合后特指木制舀具。该词源可追溯至《周礼·天官·玉府》中“柶,所以扱醴”的记载,说明其与古代祭祀礼仪密切相关。

二、历史用途 作为礼器时,木柶常见于周代祭祀场景,用于舀取醴酒,形制与功能类似现代勺子。《礼记·丧大记》载“浴水用盆,沃水用柶”,印证其在礼仪活动中的具体使用方法。作为食具时,考古发现汉代墓葬中存在木制柶与耳杯组合使用的现象,反映日常饮食功能。

三、考古实证 朝鲜平壤地区古墓群出土的乐浪时期(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木柶实物,佐证了该器具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这些文物长度多在20-30厘米之间,表面施以朱漆纹饰,现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证实了典籍记载的可信度。

四、文化延伸 《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柶有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的容量规制,侧面反映古代礼器制度的精细化特征。该器具在《仪礼》十七篇中出现四十余次,凸显其在中国礼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木柶"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木柶是古代一种木制礼器,形状类似匙,两头弯曲,用于舀取食物。在《仪礼·士丧礼》中记载:“东方之饌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觶木柶”,说明其与祭祀或礼仪活动相关。

  2. 延伸比喻(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提到,因木柶作为器物缺乏实用性,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无能、无用”的贬义成语。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解释,建议结合具体文献验证。

  3. 读音与结构
    词语读音为mù sì,由“木”和“柶”组成,后者指匙状器具。

建议需要学术引用时,优先参考《仪礼》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现代网络释义需注意甄别。

别人正在浏览...

菴罗板闼刨头扁嘴兵行诡道不辨真伪不怀不可多得仓官常设愁黯黯穿宵连夜大前儿點璧叠棊东补西凑遁形远世笃悠悠干仆甘至拱宸贡喜狗恶酒酸桂戚涸辙枯鱼火钟揃坏饥饿唧唧咕咕赍排俊补奎垣来辕拦护梁岳敛影流弊马甲柱芒芒苦海民讴磨昬抉聩目的地年谷不登谦言清赏请行清正軥録染患三伏伸延説怿谈瀛讨闲亡匿纨扇未惬无盐女象魏亵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