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一种木制的礼器,两头屈曲,状如匙,用来舀取食物。《仪礼·士丧礼》:“东方之饌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觶木柶。”《新唐书·礼乐志十》:“朔望殷奠,饌於东堂下,瓦甒二,实醴及酒,角觶二,木柶一。”
"木柶"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如下:
基本含义
木柶是古代一种木制礼器,形状类似匙,两头弯曲,用于舀取食物。在《仪礼·士丧礼》中记载:“东方之饌两瓦甒,其实醴酒,角觶木柶”,说明其与祭祀或礼仪活动相关。
延伸比喻(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提到,因木柶作为器物缺乏实用性,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无能、无用”的贬义成语。但这一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解释,建议结合具体文献验证。
读音与结构
词语读音为mù sì,由“木”和“柶”组成,后者指匙状器具。
建议需要学术引用时,优先参考《仪礼》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现代网络释义需注意甄别。
《木柶》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一种用木头制成的支撑架子或框架。
《木柶》的拆分部首是木,它包含4个笔画。
《木柶》的第二个字是柶,它也包含4个笔画。
《木柶》是古代汉字,源于中国的古代文化。
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木檨」。
在古代的汉字中,「柶」的写法有一些变化,如「榘」、「檨」等,但它们的意思都相似,都指代木制的支架。
1. 工地上使用木柶搭建起高大的工棚。
2. 奶奶用木柶做了一个盆栽架放在花坛里。
组词:木头、木框、木框架、木梁
近义词:木架、支架、架子
反义词:水泥柱、铁架、石头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