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烛的意思、衔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烛的解释

(1).口含火炬。《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汉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2).指口含蜡烛。《旧唐书·西戎传·高昌》:“ 文泰 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餘,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烛"一词在汉语体系中属于复合型古语词,其核心语义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字源本义 该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其中"烛龙"被《淮南子》注解为"衔烛以照太阴",指神兽口含火光照亮幽冥的特殊形态。此处的"衔"作动词解,即"口含、叼住","烛"指代发光体。

二、文学引申 六朝时期该词衍生出多重象征意义:

  1. 时间象征:郭璞《游仙诗》"晦朔如循环,月盈已复魄"句注,以"衔烛"比喻昼夜更替
  2. 光明意象:《昭明文选》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将"衔烛"解作"持光明之德"
  3. 权力隐喻:唐代李商隐《行次西郊作》"孰能辨其权,衔烛耀幽都",借指帝王威仪

三、现代语义流变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标注:"今多用于诗文典故,指代光明使者或时间循环的意象。" 在当代汉语研究中,王力《古代汉语常识》指出该词已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常出现在传统节日灯饰的文学描写中。

网络扩展解释

“衔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神话意象
    指“口含火炬”,常用于描述神话中的“烛龙”形象。据《楚辞·天问》及汉代王逸注,传说西北幽冥之地无日光,有神龙衔火炬照亮该区域。这一意象在文学中常象征光明驱散黑暗,如晋代陆机《演连珠》提到“衔烛之龙”,隋代薛道衡诗中亦有“彻夜龙衔烛”的描述。

  2. 现实指代
    字面意为“口含蜡烛”,见于历史文献。例如《旧唐书·西戎传》记载,高昌国曾进献能“曳马衔烛”的灵犬,描述其口含蜡烛的行为。


二、文学引用与延伸

该词频繁出现在诗词中,强化了其意境:


三、词义辨析

需注意语境差异: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引申义,例如是否隐喻光明、时间或神力。

别人正在浏览...

坳胡百五日保归壁画冰洁玉清秉志不营惭媿昌义超凡出世臣宰翠篠存暖踧踖递送都省锻件对头冤家独鴈发菜峰顶丰羡桴鼓相应琯朗还级寰瀛懽迎画展挥弄狐裘将功补过见性翦抑鲛帐寖微科谪怐愗困闷滥炎临时抱佛脚鸬鹚句当麻词泯灭欧阳尚书牌号千回万转清率取告认得破少文胎仙汤池退换外圆内方伟妙微鲜五花馆献酒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