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佛寺。 唐 杨巨源 《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
“莲境”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如、、),“莲境”指佛寺。这一释义源自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诗句:“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表明“莲境”与佛教场所有关。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清净、超脱,因此佛寺常被雅称为“莲境”,暗含对修行净土的向往。
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提到,“莲境”可引申为清净、纯洁的境地。这种解释源于莲花的意象,常被用于形容无杂念的心境或安宁的环境。例如:“身处莲境,心无旁骛”。
“莲境”的核心含义是佛寺,其象征意义则与莲花的清净特质相关。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代诗文或佛教典籍(如)。
《莲境》是一个包含两个汉字的词语,其中,“莲”是指莲花,常见的荷花;而“境”则表示一片特定的区域或领域。
根据《康熙字典》,“莲”字的部首是草字头,总笔画为16,分别是:“艹”(3画)+ “十”(2画)+ “夭”(4画)+ “心”(4画)+ “小”(3画)。而“境”字的部首是土字旁,总笔画为14,分别是:“土”(3画)+ “亠”(2画)+ “广”(3画)+ “力”(2画)+ “八”(1画)+ “冂”(1画)+ “几”(2画)。总体而言,《莲境》这个词的总笔画为30。
《莲境》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它取意于莲花盛开的环境,寓意着清净、高尚和美好。在中国文化中,莲花被视为圣洁和纯洁的象征,因此“莲境”常常用来比喻一个纯净、美丽的境地。
在繁体字中,“莲”和“境”的字形和简体字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差异,但核心的字义依然保持一致。例如,“莲”字在古代常使用“蓮”来书写,而“境”字则曾使用“境”、“墚”等不同写法。
1. 他沉浸在诗人笔下的莲境之中,完全忘记了周围的喧嚣。
2. 这片潭水如同一片清净的莲境,让人心生宁静。
组词:荷莲、莲花、境界、境地。
近义词:莲池、莲花池、莲塘。
反义词:尘世、杂乱、污浊。
欸乃歌边陬超鞚朝施暮戮晨兴穿花纳锦盗课敌伪敦固恩廕法禁璠瑜刚忍高赀户购书红芳红雨侯冈灰然骄固记谘郡堺举乳嵁崿梁苑隋堤联魁料知懵冒南诏排单鳑魮平安醮七调弃絶骑驴客穷袴区区惓惓上赏姗笑设府省元申酌双边贸易睡袋琐聒汤风陶神陶汰天线铁响板忘象得意危祸无悰乌文木五洲四海象阵贤劳闲约约晓熟息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