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进言;进献意见。《逸周书·皇门》:“献言在于王所。” 宋 赵普 《雍熙三年请班师疏》:“方冒宠以守藩,独献言而阻众。”
(2).指所进献的意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目力疲於綺粲而不以览庶事之得失;耳聪尽於淫音而不以证献言之邪正。”
“献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动词用法
指进言或提出建议,即向上级、尊长或集体表达意见。例如:
名词用法
指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本身。例如:
主要依据《逸周书》、宋代赵普及晋代葛洪的文献记载(、6、7),结合现代用法综合释义。低权威性来源(如)提到的“献计献策”虽相关,但更侧重策略性建议,与“献言”略有差异。
献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表示向某人或某机构提出建议或意见。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犬和言,共有12个笔画。
《献言》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尚书》中“君子献言”一词的使用。在古代社会,君主经常会向贤臣、朝臣征求意见,称之为“献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逐渐普及,成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繁体字中,献言的写法为「獻言」。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献言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来说,犬部的“犬”字会更为形象化地呈现出一只犬类动物的形状,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晰地区分犬部和其它类似部首的字。
1.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听取各方面的献言,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他向公司的领导献言,提出了优化生产流程的建议。
3. 很多公民通过电子邮件向政府献言,表达了对环保问题的担忧。
献言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为新的词组,例如:
1. 献言建议
2. 积极献言
3. 面对面献言
献言的近义词包括:建言、出谋、指点等。
献言的反义词为:闭口、不言、沉默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