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计帐的意思、计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计帐的解释

(1).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 李崧 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 胡三省 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

(2).计算帐目。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计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沿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核算、登记财务或事务的簿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词包含以下释义:

  1. 基本释义

    指对财物、收支等事项进行系统性记录与核算的行为,常见于古代官方文书及民间财务管理。例如《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岁终则令羣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体现了早期计帐制度的雏形。

  2. 历史演变

    唐代文献《唐六典》将“计帐”定义为地方官府每年上报的户籍与赋税统计簿册,需包含人口、田地、税收等数据,作为中央财政规划的依据。这一用法延续至宋元时期,后逐渐被“账簿”“册籍”等词替代。

  3. 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计帐”多指个人或企业对日常收支的详细记录,强调过程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通过簿记方法对经济活动的分类登记”。

  4. 相关词组

    • 计帐制度:古代官府管理财政的登记体系;
    • 计帐文书:记录核算结果的正式文件;
    • 月计岁会:源自《周礼》,指按月统计、按年汇总的计帐方法。

(注:受平台限制,本文未添加外部链接,引用来源为《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唐六典》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计帐”是一个具有历史演变和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行政含义

  1. 登记与上报的账册
    指古代州郡计吏用于记录、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信息的官方账册。例如《周书·苏绰传》提到,地方官员需精通“计帐”才能任职。这类账册是户籍管理的基础,需定期编造并上报至中央机构(如唐代的尚书省)。

  2. 制度功能
    作为赋税征收和人口统计的依据,如《资治通鉴》记载,计帐需详细记录粮食储备等数据,并提交至三司(财政机构)。

二、现代通用含义

  1. 计算账目
    指日常的财务结算行为,如店铺收支记录(例:“有空到店里帮我计帐”)。这一用法与“记账”相近,但现代更常用“记账”一词,强调通过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经济业务。

三、辨析与演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户籍制度或现代会计方法,可参考《新唐书·食货志》或会计学基础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鬓垂曹沈诚谏辞绝鏙错刀俎余生地舆惰气方离蜂虿起怀風裘风致阜马浮翳刚甲攻劘过茶故祀孤障皓魄洪厓趪趪火云见怪非怪进围窘暴康庄雷辕泪珠连兵两手聊尔龙纛满面红光密疏蹑寇篷子瞥观泼胡牵记千依百顺啓开清虚缺项乳保三鹿为奔上和下睦晌午歪屎虼蜋石连树衰絶鼠莽草硕女丝禽统配颓阤外曾祖渥彩相结合相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