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衔木。 金 元好问 《游承天悬泉》诗:“ 子胥 鼓浪怒未洩,精卫衔薪心独苦。”
“衔薪”是一个汉语词语,属于文学化表达,具体解释如下:
衔薪意为“犹衔木”,即用嘴衔着木柴或柴草,常用于比喻坚持不懈的努力。该词源自金代元好问的诗作《游承天悬泉》:“子胥鼓浪怒未洩,精卫衔薪心独苦。”此处借“精卫衔薪”的意象,暗含典故“精卫填海”,表达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语境下更常见的是“衔石”或“衔木”。例如,清代顾炎武的诗中也有“衔木到终古”之句,与“衔薪”表达类似意象。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诗文背景,避免歧义。
《衔薪》是一个成语,意为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它通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而深感失望、沮丧。
《衔薪》的两个字分别由“⺡”和“艹”组成。其中,“⺡”是人的部首,“艹”是草的部首。它们分别有4和4个笔画。
《衔薪》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衔草集薪,言采其植。”后来在历代文献中多次被引用。在繁体中,它的写法是「咸薪」。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以《衔薪》为例,其古代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保持了基本的结构和意义。
1. 他一直在默默耕耘,但始终只能《衔薪》。
2. 天赋异禀的他遭遇了许多困难,一直在努力逆境而行,但仍然悲观地感觉自己在《衔薪》。
1. 衔泥:指驮着泥土。
2. 衔干:指抱着树干或枝干。
3. 衔接:指事物相连接、接合。
郁郁寡欢、黯然神伤
咸鱼翻身、成功发达
【别人正在浏览】